2月15~18日在西班牙巴賽隆納所舉辦的世界行動通訊大展(MWC 2010)已經順利結束。LTE(Long Term Evolution)依舊是會場上矚目的焦點話題。在此次展會上,LTE在高速寬頻的技術應用上有更進一步的革新,對於LTE的商業化進程也有更為深入的探討。
在會場中,包括中國電信(China Telecom)、日本KDDI和美國Verizon Wireless等重要電信營運商,都加入了GSM協會(GSMA)的LTE陣營,並承諾進一步推動LTE網路的商業化。這三大電信營運商都是支持CDMA的電信營運商。另外,CDMA專利龍頭高通(Qualcomm)也以準會員的身份加入GSMA。
Verizon的技術長Dick Lynch在展會上表示,Verizon正準備進入LTE測試的第4個階段,接下來60天內,將會結束在美國波士頓和西雅圖的測試作業,就可以把LTE網路推進商業化階段,初期應用將以USB儲存卡和數據機為主。KDDI的董事長兼總裁Tadashi Onodera則表示,計畫在2012年把LTE網路商用化。
在展會期間GSMA公佈的訊息指出,目前全球有超過74家行動營運商承諾計畫、正在驗證、或者準備鋪設LTE商用化網路。今年年底NTTDoCoMo也將跟隨中國電信和Verizon Wireless的腳步,將LTE網路推進商業化階段。研究機構Infonetics預估,到2013年全球LTE網路用戶將可達到7200萬。
電信設備大廠易利信(Ericsson)在會場中成功展示LTE系統,將下行速率提高至1Gbps,創下世界紀錄。日本NEC則公開展示符合3GPP Release 9標準規格標準的全球最小型All-in-one LTE無線基地台。這個基地台整合控制用的無線電設備控制器(Radio Equipment Controller)與傳送放大器(Radio Equipment),將設備整體縮小,重量也僅有12公斤。中國華為也展示了整合FDD/TDD的端到端LTE/SAE解決方案,並展示可商用化的TD-LTE晶片、以及藉由LTE網路傳輸的高解析視訊會議的互動應用。電信設備商Nokia Siemens也展示可解決室內覆蓋問題的TD-LTE 室內小型基地台(Femtocell)解決方案、以及同時支援TD-LTE與FDD的Flexi Multi radio基地台。
另一方面,WiMAX晶片大廠Beceem則公佈一款整合LTE和WiMAX技術的多模晶片,下行傳輸速率可達150Mbps,預計今年第四季問世,明年第二季開始量產。值得注意的是,這款晶片可根據實際傳輸需要在對稱(paired)分頻多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和非對稱(unpaired)分時多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之間轉換。這是採用Beceem自己所開發的多模自我感應功能,藉由自動檢測網路類型,來即時重新選取適合的頻段傳輸。
有消息指出,Beceem已經和Motorola合作,將內建於Motorola最新的WiMAX設備當中。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訊息是,GSMA也在展會期間也宣布採用的One Voice initiative組織的成果,推動全球行動營運商採用同一標準、藉由LTE傳輸語音和簡訊的VoLTE(Voice over LTE)計畫。
LTE是以封包交換的網路傳輸設計,不同於傳統的電信交換資料傳輸架構,因此藉由LTE傳輸語音和簡訊會遇到技術上的瓶頸。不過隨著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多媒體子系統的發展成熟,LTE可以IMS為基礎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並且克服各大電信營運商標準各行其是的混亂局面。
GSMA的技術長兼策略長Alex Sinclair認為,業界普遍支持的單一VoLTE標準是非常重要的,One Voice initiative的成果將有助於加速建立此一無線應用標準及相關生態環境的進程。
目前支持VoLTE計畫的相關廠商如下:
廠商分類 |
廠商名稱 |
電信營運商 |
3 Group、AT&T、Bell Canada、China Mobile、Deutsche Telekom/T-Mobile、 KDDI、mobilkom austria、MTS、NTT DoCoMo、Orange、SKT、SoftBank、 Telecom Italia、Telecom New Zealand、 Telefónica、Telenor、TeliaSonera、 Verizon Wireless、Vodafone |
手機製造商和電信設備商 |
Acme Packet、Aylus、Camiant、Cisco、 Colibra、Communigate、Comneon、Ericsson、Fujitsu、Genband、Huawei、 LG、Motorola、Movial、Mu、NEC、 Nokia、Nokia Siemens Networks、 Qualcomm、RADVISION、Samsung、 Sony Ericsson、Tekele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