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能源轉型加速,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的代表之一,其技術發展備受關注。最新消息指出,多家科技公司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太陽能電池板,其光電轉換效率較傳統產品提高了20%,這項突破性進展有望大幅降低太陽能的發電成本,進一步提升其在能源市場的競爭力。
傳統的矽基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通常在15%~22%之間,而新型太陽能電池板採用了鈣鈦礦-矽疊層技術(Perovskite-Silicon Tandem),將兩種材料結合,充分利用不同波段的光能,從而顯著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據研發團隊透露,這項技術的實驗室效率已突破33%,而商業化產品的效率也達到25%-28%,比現有主流產品高出約20%。鈣鈦礦材料的優勢在於其製造成本低、吸光能力強,且可透過溶液法大規模生產,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太陽能發電的成本一直是影響其普及的關鍵因素。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的數據,過去十年間,太陽能發電成本已下降超過80%,而此次效率提升20%的技術突破,預計可再降低10%~15%的發電成本。
業內專家分析,若這項技術能順利量產,太陽能發電的成本(LCOE)將進一步下降,使其在與化石燃料(如煤炭、天然氣)的競爭中更具優勢。尤其是在日照充足的地區,太陽能可能成為最便宜的電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