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慧(AI)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生成式AI(如ChatGPT等)和自动化系统的普及,正在深刻改变全球劳动市场。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最新报告,到2030年,全球可能有约14%的劳动力(约3.75亿人)因AI自动化而面临职业转型或失业风险,其中行政、制造业和客服等重复性高的工作最可能被取代。
研究指出,以下几类工作受AI自动化影响最深:
一、行政与文书工作:如数据输入、会计、文件处理等,因AI能更快、更精准地完成任务。
二、制造业与物流:自动化机器人和无人仓储系统已大幅减少人力需求。
三、基础客服:聊天机器人和语音AI已能处理大部分标准化客户谘询。
四、传统零售:自助结帐和AI推荐系统降低对店员的需求。
国际劳动组织(ILO)警告,开发中国家的劳动市场可能面临更大冲击,因为这些地区的职位往往更依赖低技能、重复性工作。
尽管AI可能取代部分工作,但同时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技术相关领域:
一、AI开发与数据科学:企业急需机器学习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和AI伦理专家。
二、人机协作管理:需更多「AI训练师」来优化模型,并确保AI系统符合企业需求。
三、数位转型顾问:协助企业整合AI工具,提升营运效率。
四、创意与策略职位:AI难以完全替代需要人类情感、创造力和复杂决策的工作,如行销、心理谘商和高阶管理。
世界经济论坛(WEF)的《2023未来就业报告》预测,AI和自动化将在未来五年内创造约9,700万个新职位,远超过其淘汰的8,500万个工作。
AI自动化无疑将重塑劳动市场,但与其视为威胁,不如看作产业升级的契机。政府、企业和个人需共同努力,透过教育培训和政策调整,确保劳动力能顺利过渡至AI驱动的新经济模式。未来的工作不会消失,而是演变成更智慧化、更具创造性的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