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世纪经济报导指出,大陆半导体业生产在线的产品有80%销往海外,而大陆半导体市场却有80%的需求得仰赖进口,厂商所得只是低廉的技术加工利润,而造成此种现象的关键,是由于大陆半导体业核心技术的缺乏。
据大陆信息产业部统计,2001年大陆半导体业的投资成长113%,大陆IC市场年成长率约30%,2001年大陆IC市场规模人民币1,200亿,IC需求量达262亿颗,而大陆自产只能供给其中的15.6%,其余全部依靠进口。
事实上,厂商出口芯片有相当一部分在海外被再次加工后,再度重新进口至大陆,如此循环之下,利润留在海外,大陆厂商所得的只是低廉的浅层技术加工费。大陆半导体制造业缺乏核心技术,是造成此种现象的关键。
上海IC业协会理事长邹世昌预估,2005年大陆IC市场规模将达人民币3,300亿元,但即使再建设10条以上的生产线,也只能满足25%的市场需求;不愿具名的半导体专家则表示,大陆鼓励出口的税收政策使企业更倾向接受国外订单。
现阶段上海IC制造厂的原料皆仰赖进口,企业必须以外汇支付关税、增值税,如果IC制造企业将其产品内销,只能以人民币结算,这样企业为保持外汇平衡,只能以较高的价格向国家外汇管理局购买外汇,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而且如果产品内销,企业无法享受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反之出口越多、企业获得国家支持的优惠政策也越多。
不仅如此,当半导体半成品在内地各厂之间进一步加工、组装的时候,大陆也要课征增值税;在国外半成品是不课税的。如此使得IC制造厂情愿把半成品IC在境外加工封装,加上大陆半导体产业链的不完整,如此一来,生产在线80%的IC出口,而厂商又大量进口同类产品的问题就被放大了。
大陆国家信息产业部IC处处长徐小田指出,大陆的半导体业刚起步,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然政府将会针对税收和市场这两个关键因素,创造适合半导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