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各样新颖的手机几??已成为现代人出门的随身配备之一,数位科技让手机更便利,无论是传递讯息、听音乐、玩游戏、看影音、查询购物资讯等,随处可见不自觉滑手机的低头族,繁多类型的游戏内容更是增加了众人对於手机的黏着度,若无法适度使用将对於个人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甚或危害身心。
|
图左起:马偕医院邱于竣医师、国卫院群健所所长熊昭、林煜轩医师、中国科技大学潘元健心理师合影(摄影/ 陈复霞) |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8年《国际疾病分类》(ICD-11)最新版本中,正式将「游戏成瘾症」(Gaming Disorder)归类为精神疾病,并将过去使用的「网路成瘾」聚焦在「网路游戏成瘾」上,针对沈迷於游戏内容的行为进行相关研究。而在网路游戏成瘾中,以「手机游戏成瘾」类型值得关注,其判断成瘾的主要因素包括「过度沉迷,产生负面影响」、「耐受性」、「戒断症状」,也与传统上的「成瘾行为」相当类似。
国家卫生研究院群体健康学研究所林煜轩助研究员级主治医师发展出全球第一套智慧型手机游戏成瘾评估量表(Problematic Mobile Gaming Questionnaire, PMGQ),量表共分为标准版(共12题)与简式版(共4题)两种版本,这套自陈式评估量表将提供手机使用者针对最近三个月接触手机游戏的情形进行自我评估。根据研究发现,若是简式版本的得分高於10分以上,就需注意可能有手机游戏成瘾的情形。
林煜轩研究团队针对全国10,775名国小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做大规模调查,当中的113位高中生由精神科医师/临床心理师进行诊断性会谈,以验证手机游戏成瘾量表与专业人士评估结果的一致性。林煜轩表示,这项研究透过信效度及因素分析来进行有效性评估,并给予适当的改善建议,而非急於投药医治。
年龄大小不是手机游戏成瘾与个人身心健康的距离,游玩的次数与时间才是重要关键。研究结果发现,属於手机成瘾情形的使用者,除了使用手机的时间明显较长以外,在手机游戏的消费意愿也跟着提高。而在不同年龄层的学生中,手机游戏的消费意愿明显高於一般学生的手机游戏消费,国小学童为21.4%,国中生为36.3%,而高中生则高达42.2%,高占比值得关注,而目前尚未就消费金额的部分作深入研究。
林煜轩医师补充说明,要判断使用者是否有手机游戏成瘾的迹象,除了以手机使用时间来判断之外,使用者是否出现成瘾的典型反应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类似於用药/嗜酒成瘾的核心症状)他提及临床上会指出问题所在:若不玩手机游戏,是否有其他能在短时间有高成就感的好玩事情可取代?培养其他兴趣相形的重要。
林煜轩医师建议,民众可以运用这套评估量表来提早发现手机游戏成瘾的潜在族群,同时搭配由林煜轩研究团队自行研发的手机程式「Know Addiction」,这套全自动记录程式可以分门别类的记录与计时长短,确实了解手机使用上的具体情况,同时透过该程式的自动提醒功能能够进行健康管理,唯有建立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才能心安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
该项研究成果已刊登於2019年10月国际网路心理学顶尖期刊《网路心理学、行为与社群网路》(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更多相关讯息
手机app「Know Addiction」(Android版本)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pin2wall.knowadd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