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 Android Market」就是「民間版 Android Market」。更簡單的解釋,「Web 1.0」是「自行架設Web伺服器、並提供內容」的模式,「Content 2.0」則是「自行架設Market伺服器、並提供內容」的模式。
App Store由蘋果負責營運以及銷售,Android Market則是由Google所擁有與經營。再舉中國移動的Mobile Market為例,Mobile Market是由中國移動擁有與經營。同樣是「線上市集」,但模式大為不同。App Store是由「品牌商」擁有並經營,Mobile Market則是由「電信營運商」擁有並經營,而Android Market不是由「 品牌商」擁有、也不是由「營運商」所擁有。
品牌商擁有專屬市集,能發揮乘數的力量。例如,若以「模式」與HTC Android手機來說,複製App Store模式的做法可以是由HTC品牌擁有並經營「HTC Market」,以取得一些優勢。由於HTC的Android手機採用的是「自有版本」的Android作業系統,因此不但能提供類似「HTC Sense SDK」的套件給開發者,還能直接經營開發者社群。使用HTC Sense開發的應用,有著另人配服的UI(佈景主題),相信是一大賣點。
在「山寨 Market」的模式裡,除了伺服器端的軟體需要一個解決方案外,也必須搭配一個用戶端軟體。這種由私人架設Market伺服器,並提供內容下載的方式,提供了創新的商業模式。舉一個例子來說明。例如,內容供應商可以提供「付費」下載用戶端軟體,使用者可以付費購買軟體,並使用這個軟體「自由下載」內容。
這是一種「將內容直接提供給手機用戶、但透過軟體的拷貝數(copies)收費」的新模式。「內容」的定義也將不只是軟體。事實上,在Android Market的服務條款裡,就明確定義內容為「資料檔案、應用程式、書面文字、行動裝置軟體、音樂、音訊檔或其他聲音、相片、影片或其他影像」。例如,「音樂創作人」直接透過音樂下載的模式,可以修正為「音樂創作人」與「Android 應用開發人」合作,由音樂創作人提供更新快速的「鈴聲」,鈴聲下載是不收費,但是必須使用「專屬客戶端」來下載鈴聲。軟體可以收費,共軟體有效使用限期。
Web 2.0時代創造出許多免費內容。最具指標性的「維基百科」,內容是免費的,但是在手機上閱讀性不佳、查詢也不方便,若是有好用的「維基百科用戶端」能解決這二個關鍵問題,下載維基內容的用戶端軟體也可以採取收費模式。「報紙訂閱」也可以採用這種模式。新聞媒體可以開發專屬的內容下載軟體,並向讀者收取軟體費用、或是軟體更新費用(例如:每年須更新一次),讀者可以透過專屬軟體下載並閱讀新聞。
山寨 Market 模式還有一個優點。由於下載用戶端是「專屬」的Market用戶端,因此對於品牌與企業形象的提昇都很有幫助,甚致能透過用戶端軟體打造內容品牌。內容只需要放到自有的Market上,就可以讓使用者選擇並下載內容。Content 2.0另外一個好處是,不用擔心「內容被拷貝」的問題,手機「裝置」不像個人電腦,拷貝並不方便。因為內容免費,降低了拷貝動機。山寨已經成為另類創新文化,秉持山寨精神,Android的發揮空間還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