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的iPad 2終於來台開賣,使得相關概念股的股價持續發燒,其中TPK宸鴻、勝華都因提供Apple觸控模組而大發利市,而TPK更高居股后地位,有機會挑戰股王宏達電。
觸控產業目前無疑正處於高度成長的黃金世代,預估今(2011)年觸控面板產值可達87億美金,年成長率達43%。隨著Apple產品的熱銷,讓投射式電容成為最受注目的觸控技術,各家廠商紛紛提高此技術的生產比重,DisplaySearch預估到了明(2012)年,投射式電容在手機市場的市佔率就會超越電阻式技術。
看好投射式電容的前景,觸控業者前仆後繼地投入其中,就是想分食到一杯羹。預估今年中會有5億支觸控手機上市,而投射電容式將佔1.9億支;若再加上iPad及iPad-like的平板電腦產品,預估今年會有5千萬台的成長機會,明年還會繼續呈跳躍性的成長,而這些平板產品中有九成以上會採用投射式電容方案。
這個市場的大餅雖然誘人,但想打進Apple或品牌大廠的供應鏈,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關鍵性的門檻包括產能、良率、製程技術及成本等,其中又以貼合良率為最大的瓶頸。在觸控面板的生產過程中,有許多道貼合的程序,包括觸控感測器(ITO Sensor)與FPC、IC、保護玻璃,以及與面板的貼合。為了要求品質,Apple選擇玻璃做為ITO透明導電膜的鍍膜層,但這也造成玻璃對貼的硬對硬貼合良率瓶頸。
在iPhone剛問世時,觸控業者的貼合良率聽說只有三成,也就是貼合完後大部分都不能用,非常地慘。因而貼合良率就成了業界技術競賽的指標,誰的良率高,就更有機會拿到訂單並獲利。目前小尺寸的貼合技術已趨於成熟,九成以上的良率不是問題,但隨著平板之7吋至10吋觸控面板需求浮現,中大尺寸的貼合良率提升又成了業者磨合技術的重點。
今日檯面上的觸控面板及觸控感測器大廠,雖然站上了優勢地位,但後頭的追兵不少,而且各自有其獨到的賣點。事實上,投射式電容技術發展的時日仍短,不論在製程、材料或成本上,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舉例來說,為了降低成本及厚度,ITO Sensor正從雙層ITO(DITO)及單層ITO(SITO)邁向Touch on Lens發展,也就是將ITO Sensor直接置於保護玻璃之上,進而能節省一片導電玻璃及一片OCA。
Touch on Lens幾乎已是投射式電容業者的共同方向,若能實現,其成本與薄膜式的差異就不大了,不過,目前的良率仍不高,而且不夠耐摔,就看誰最先克服這些關卡。然而,薄膜材料的薄化程度可達0.001毫米以下,對觸控面板的薄型化仍很有幫助,因此仍有其利基市場的存在。當然,要做到再更薄,就是連觸控面板都不要了,直接將觸控功能整合到TFT面板製程當中,也就是所謂in-cell或on-cell的技術。這是面板廠致力於發展的方向,但仍是良率的老問題,使得商品化的腳步一直快不起來,也讓觸控業者繼續發展自己的競爭力。
除了製程技術,觸控業者展現獨門優勢的另一個方向,就是從材料面下手。以保護蓋為例,採用PMMA已比強化玻璃更省,若是還能找到更低成本的塑膠板材,還有機會省下更多。此外,ITO的替代材料更是觸控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目前已有無機、有機的各種替代方案出爐。觸控產業的商機處處,手機及平板只是一個開始,只要磨利自己的獨門密方,下一個股王、股后可能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