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郭台铭的消息不少,从启动鸿海世纪转型分析、要在统一超商卖大电视、与徐旭东会面谈4G、提出要从「科技制造」转型为「科技服务」,到在股东会向股民鞠躬道歉 - 因股价表现太差!但让人最傻眼的,是郭董所说的一句话:「3D打印不等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只是噱头而已。」

郭董说3D打印只是噱头,真是如此?(图:法新社)
郭董说3D打印只是噱头,真是如此?(图:法新社)

当大家都看好3D打印的发展时,郭董却独排众议地看衰,立论为何呢?根据访问媒体引述,他强调鸿海导入3D打印已有三十年,「这技术没什么重要,只能看、不能用,最重要的是无法大量生产,因此不具有商业价值。」

真的是这样子吗?

前两天,一个做电子设计的朋友,兴致冲冲地从袋中拿出一组电子套件,说是渔船导航用的控制器。它的机体是圆椎形的上盖、下盖结构,听说拿出去开模,恐怕要花上六、七十万,但他现在用一台3D打印机就把它给印出来,成本不到二百元!

「把这些套件的3D图画出来,一个个印出来再组一组,就可以卖了。我们现阶段只需要生产几十个、最多上百个,买台3D打印机来印,真是太划算了!」

他买的是约六万元等级的3D打印机,用的是ABS塑料料,不论就强度和外观质感来看,出货到市场都没问题。

「更重要的是,打印出来若不满意,可以马上用计算机改改,再重印新的出来!」这是传统生产流程中难以实现的情境,当然,也不是鸿海乐意见到的改变。

从这个例子来看,?3D打印机是台能直接制造的生产工具,已是名实相符。然而,若只看到3D打印出来的机体外壳,却忽略了装在其中的电子零件,还不算看清这场革命背后的真正驱动力。

还有几个朋友,都是资深的电子工程师,平时在上班,下了班就爱玩玩开放硬件「Arduino」,搞久了,也弄出一堆有用的延伸套件,可以提供驱动马达、链接Wi-Fi、扩充影像撷取、感测光源等功能。他们将这些板子放到网络上卖,现在也买了3D列表机,要为这些板子量身定制机壳。看来生意是愈做愈大。

事实上,当开放软、硬件结合3D打印,再加上网络、社群和群众募资,发动「数字制造革命」的潜势力条件才算都到位了。《长尾理论》和《自造者运动(Makers)》两本畅销书的作者Chris Anderson,就因爱上DIY摇控飞行器,其无人飞机事业从自家的餐桌展开,三年内成长到拥有两间上万平方英吋空间的厂房,业绩年成长达75% - 100%。

「开放硬件结合3D打印,真是一门好生意,我们第一年就开始获利了,因为做一个就赚一个,而且做的是全球市场!」这是Chris的创业心得。

这场迈向个人化制造的转变,会不会发生呢?Chris指出,如果数字世界能引爆微型创业,没理由不能在「位」的世界也来一遍。

说到底,「量产」只不过是全球化、工业化下不得不的手段,如果可以,谁不想自己动手做,或至少请人为自己量身定做想要的东西呢?

所以,若因3D打印还无法用于大量生产而断定它不具有商业价值,那郭董可真是太本位主义了。放眼未来,精密型量产制造不会消失,但量产的温床肯定是来自利基型的个性化制造。

鸿海的股价若想翻身,眼光还得看得更长远些。

(作者为CTIMES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