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科大徵才博覽會釋出1.6萬職缺 半導體、科技大廠攬才若渴 (2025.03.28) 科技/製造業徵才若渴
校園就業博覽會已成為現今企業與優秀人才的媒合平台之一,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今(28)日舉辦2025校園徵才博覽會,共計210家企業參與,包括台積電、艾司摩爾(ASML)、光寶科技、英業達、大立光、台達、廣達、鴻海、美光、光林智能等知名企業 |
 |
勤崴無軌化類捷運自駕電巴採用V2V車間通訊創新技術 (2025.03.20) 日本預計於2025 年大阪?關西世界博覽會(大阪萬博)部署 10 輛用 Level 4 自動駕駛巴士,在特定區域內無人駕駛接駁,展現未來智能交通效益。而新北市政府與勤崴國際於2023年10月已在淡海新市鎮成功運行LV4自動駕駛巴士,並率先打造無軌式類捷運自駕巴士,二個月載運超過3500人次 |
 |
機械公會校正先精實再數位思維 呼籲同步改善以提升競爭力 (2025.03.19) 面對台灣機械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性價比優勢,已受到嚴苛挑戰。近日由機械公會辦理的「2025年精實數位轉型論壇」,也在台中裕元花園酒店盛大舉行。並由精實管理大師,東海大學榮譽教授劉仁傑擔任論壇主講人,呼籲機械業應逐步轉向貼近顧客需求,為其解決痛點,創造商機,共吸引超過200餘位企業代表參與 |
 |
黃仁勳:我們正進入AI推動全球產業再造的時代 (2025.03.19) NVIDIA(輝達)於本屆GTC大會上,由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揭開一系列突破性技術與合作計劃,全面展示其「全端加速運算平台」如何驅動AI創新,從推理、AI代理、機器人、量子運算到氣候科學,開啟產業轉型新篇章 |
 |
海洋中心首建置溫鹽深儀專用施放系統 (2025.03.18) 由於出海作業的危險度極高,良好的定位系統及探測設備不可或缺,為了改善海上作業空間需求及確保操作人員安全,國研院海洋中心自2021年開始規劃設置「溫鹽深儀專屬施放系統」(Launch and Recovery System |
 |
CoWoS封裝技術為AI應用提供支持 AI晶片巨頭紛紛採用 (2025.03.17) 隨?摩爾定律逐漸逼近物理極限,單純依靠製程微縮已難以滿足AI芯片對性能、功耗和成本的要求。傳統封裝方式將芯片與其他元件分開封裝,再組裝到電路板上,這種方式導致信號傳輸路徑長、延遲高、功耗大,難以滿足AI芯片海量數據處理的需求 |
 |
重型海洋科儀自研自製基地動土開工 打造海洋科研設備研發樞紐 (2025.03.17) 為推動海洋科技前瞻研究與特殊探測調查任務能永續發展,必須完善研發場域,並建構海洋資源共享平台,進而提升產業競爭力。國研院海洋中心規劃建置「重型海洋科儀自研自製基地」日前舉行開工動土典禮 |
 |
工研院直擊MWC 2025 AI驅動開放轉型布局6G (2025.03.14) 經歷COVID-19疫情停辦後再度舉行的全球行動通訊大會(MWC),估計今年共吸引超過10.9萬人參與。親臨現場的工研院也在今(14)日舉辦「MWC 2025 展會直擊:AI 驅動未來通訊與智慧應用研討會」,聚焦其中關鍵議題「開放」(Open)與「AI人工智慧」,探討對產業未來發展的深遠影響 |
 |
智慧淨零城市雙展即將揭幕 加速AI驅動重塑百工百業 (2025.03.11) 第十二屆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SCSE)即將於3月18~21日假南港展覽2館隆重登場,並以「數位與綠色雙軸轉型(Digital and Green Transformation)為主題,分別聚焦在人工智慧(AI)應用、智慧治理、深度節能、虛擬電廠、淨零永續、全球共創等關鍵領域,全面展示5G、AIIoT等資通訊技術在智慧城市、淨零城市的各種創新應用及其解決方案 |
 |
美國螢火蟲太空公司成功將其月球著陸器送達月球表面 (2025.03.10) 美國太空公司螢火蟲太空(Firefly Aerospace)於2025年3月2日成功將其「藍色幽靈」(Blue Ghost)月球著陸器送達月球表面,成為繼Intuitive Machines之後,第二家成功在月球著陸的民營企業 |
 |
TIMTOS 2025圓滿落幕 聚焦工具機引領6大趨勢 (2025.03.09) 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 2025)」集結逾千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於日前畫下完美句點。據統計今年共吸引來自90個國家/地區,逾4,163個國外買主進場參觀,較上屆國外買主參觀數成長5.1% |
 |
高階工具機加值有道 (2025.03.06) 迎接川普2.0時代到來,雖然仍如外界預期以關稅作為談判的籌碼,但首先宣佈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關稅,還早於中國大陸,也讓正尋求China+1布局的工具機產業警醒,勢必要加速提高價值競爭力,也讓即將舉行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 2025)備受關注 |
 |
產學合作打造全台首創LLM校園平台 重塑智慧學習模式 (2025.03.06) 由於一般生成式AI教學存在著應用層次、算力資源及實作場景等三大斷層,東海大學攜手HPE、NVIDIA及AMD打造全台首創「從晶片到應用」的全棧式(full-stack) LLM校園學習平台,讓學生能實際建置AI Agent、微調大型語言模型(LLM),創造具商業價值的AI應用,以克服AI教學的三大斷層 |
 |
TIMTOS 2025盛大開展 AI領航邁向智慧製造新時代 (2025.03.03) 由外貿協會與機械公會共同主辦的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 2025),今(3)日起一連6天於南港展覽館1、2館及台北世貿1館盛大展出,總計吸引超過1,000家廠商,使用6,100個攤位 |
 |
航向藍海 海大與臺大攜手參與美國湯普森研究船航次 (2025.03.03) 臺美海洋科學合作研究深耕24年,對於提升臺灣海洋科學的國際視野與競爭力具有深遠影響。近期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臺灣大學海洋研究團隊攜手參與臺美科學聯合研究航次,搭乘美國華盛頓大學海洋研究船湯普森號 (R/V Thomas G. Thompson) 進行海洋探測研究 |
 |
產學合作推動數位健康落地 海大、北醫大與陽明海運三方攜手 (2025.02.25) 航運產業具有高度的專業性、未來性及永續產業價值,培育海事人才、鼓勵上船意願從精準醫療照顧開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臺北醫學大學與陽明海運近日簽署「數位健康照護計畫」產學合作意向書 |
 |
人形機器人方興未艾 跨域合作與技術創新是發展關鍵 (2025.02.24) 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技術正迅速發展,全球各國企業和研究機構積極投入,推動此領域的創新與應用。
根據研究指出,中、美、日、韓、德國等國家長期位居工業機器人安裝量前列,預計2025年將持續執行總計超過130億美元的相關計畫 |
 |
可成跨域航太金屬精密加工產業 (2025.02.21) 全方位機構件解決方案廠商可成科技近年來積極投入創新研發應用與智慧製造管理,並將經營觸角由資通訊產業延伸至高階精密醫療器材、半導體設備零組件等領域,如今具備金屬精密加工生態圈多角化經營的優勢及關鍵實力 |
 |
還海洋潔淨 科學家正積極研發海洋塑料回收技術 (2025.02.20) 隨著全球塑料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海洋塑料垃圾已成為威脅生態系統與人類健康的重大挑戰。據統計,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廢棄物流入海洋,對海洋生物與環境造成毀滅性影響 |
 |
ROHM推出適用於攜帶式A4印表機小型熱感寫印字頭 (2025.02.20) 半導體製造商ROHM(總公司:日本京都市)推出支援2-cell鋰離子電池驅動(VH=7.2V)的8英吋熱感寫印字頭「KA2008-B07N70A」。
近年來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發票、海關標籤的列印需求不斷增加,醫院、藥房的處方籤和用藥說明列印需求也逐年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