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产业目前处于严寒的苦境,洽与现在台北白天的酷热刚好成强烈的对比,尤其是五六月素来被业界形容为「五穷六绝」,更引发人对景气循环的下探空间到底尽头何在,发出无奈的问号!今年上半年即将结束,但举目望去仍然是警讯充斥媒体版面:「阿尔卡特明年底前将出售一百座工厂,旗下十一万名员工前途未卜;电讯设备大厂朗讯(Lucent)拟裁员一万人以上;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将关闭三座晶圆厂;内存大厂美光将实施减薪及人事冻结。」,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大家,苦日子还没过去。

既然如此,必要的因应措施就难以避免,包括上述的一般企业面临营运危机时的调节做法,就自然不足为奇。一般而言,这些厂商会利用现有资源,或卖掉部分工厂、转投资之持股,或透过一些人事的精简等手段,在度过这段寒冬期后,还是能保有强大的竞争力或优势。另外,在历经逆境的成长过程中,业者反而也学习到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因此使得企业更加成熟、茁壮。从这个角度来看,非常时期往往也最能造就了不起的企业。

景气不明,也让手中有充分资源的厂商可以有逆向操作的舞台,像英特尔就宣称要斥资二十亿美元盖新晶圆厂,而台积电即使今年不景气,其研发经费仍较去年成长一倍。由此可看出,所谓的不景气,其实正是某些厂商布局、播种的最好时机。

明碁电通总经理李坤耀曾表示,「以纯外资的眼光来看两岸竞争力,研发并非是目前台湾科技产业的竞争优势,资本市场才是。」言下之意,台湾目前在资本市场的操作经验与环境,仍然具有相当的实力及优势,果真如此,国内业者应趁制造业式微之际,赶快结合技术能力、管理经验及资金,投注于制造以外的领域(如设计、营销等),若能及早经营卡位成功,相信能开创台湾在制造以外的另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