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看报章报导核四,但在政治人物的各说各话中,许多人都被带到情绪层面、政治立场,或愈看愈模糊,反而认不清事务的真相。其实新政府所提出的六点停建理由,个个掷地有声,不容置疑,但今各在野党却紧握程序、面子把柄,将此问题无限上纲到倒阁、罢免层次,也未免太泛政治化。
核能的爆发威力,以发电能力来看绝对是第一选择,但也因此,即使在层层防护下,仍没有人能保证控制得了它。发电过程的安全是一回事,核废的处理也是无解的痛,对于环境的威胁更长达万年。这些问题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为何仍难以说服拥核立委或人士停建,他们所持的最大理由,在于限电的经济危机。
无疑地,台湾有百万企业,数十万制造业,他们是台湾的经济命脉,个个需电若渴;且不论他们需要多少电,先从技术角度来想想,台湾的发电效能真的做好了吗?欧美日各国大力推动的汽电共生技术,可以将一般火力发电仅35%的效能提升到70%至80%,建置成本不高,企业可以自行采用,有些案例甚至可以有剩余电力对外销售,试问国内这方面的替代方案又做了多少?有多少企业认真衡量过?
另外的一个更重要延伸问题,即使台湾仍将以耗能的制造业为主业吗?在国际化、网路化的快速脚步下,台湾在国际分工角色已有必要向更思考性、服务性的角色来扮演。再从全观的角度来看,不仅台湾,全球都必需面对工业发展对环境造成的深远影响,而应从以满足欲望为中心的消费性社会转变为以环境共生为前题的社会。有人劝这些政治人物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在这里则请立院诸公,进一步,以天下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