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個探討2020年台灣產業發展的大專學生提案比賽,其中有一隊的構想相當令人震撼,該隊假設暖化成真,水平面上升,屆時101大樓可能只剩下55層,那時的台北市將成為水都,相關的產業與生活方式都與水有關,其以圖像及影片來展示,效果很不錯。
評審事後討論時,覺得這種探討因全球暖化所可能引發之環境衝擊與情境探討,並由建築與都市規劃之概念,提供因應對策與建言的方式,的確提供大家一個很好的思考空間,不過也有專家提出,這種情境10年後就會發生嗎?會不會太聳動了一些?
事實上有關暖化議題的辯論,從來沒有停過。現在我們大多數人被告知要節能減碳,要做許多與以前完全不同的行為改變,如碳交易,其前提是認為人造溫室氣體排放將造成全球暖化,進而發生嚴重的環境與氣候災難,故推動節能減碳與碳交易機制將有助於人類對溫室效應的減緩與調適。
但也有一群專家持不同的看法,主要的論點包括:多數原始溫度數據的採集地點條件不是很合格。根據2009年的調查,佔全美國78%的948座氣象站中,依據國家海洋及氣象局(NOAA)的標準,只有10%的氣象站的數據誤差小於1度,且溫度數據採集點所在地的城市化所造成的熱島效應也會影響而提高測站的量測溫度;其次,也有研究指出,擁護暖化論點的部分機構無法提出具有說服力的溫度調整模型,而且為了符合暖化結果,甚至100年前的溫度記錄也遭修改。此外,部分研究者也過份誇大了二氧化碳的影響。
再者,暖化支持者過度迷信電腦模型。因為電腦模型忽略了自然界的正反饋機制,因此二氧化碳濃度上升,氣溫就跟著不斷升高。事實上,模型的解析度有限,過於粗糙的網格範圍連解析臺灣也不適用。
也有質疑者認為暖化論者沒有提出足夠物理證據的結論。基本上歷史氣溫的變化早於二氧化碳濃度變化約800年,但暖化論者只取1968至1998年溫度變化與二氧濃度變化正相關的時間進行論證。
還有,也是大家最關心的是,質疑論者認為支持論者誇大暖化造成的自然氣候現象,亦即其無法證明近年重大天災與全球暖化有直接關係,例如近年研究造成冰川融化更重要的原因是環境汙染而非氣溫上升。又如『喜馬拉雅冰川比世界其他地區的冰川消融速度更快』,實際情況則是喜馬拉雅冰川的消融速度與其他冰川大致相同;又如『2035年,喜馬拉雅冰川總面積很可能從現在的50萬平方公里減少到10萬平方公里』,事實上喜馬拉雅的冰川面積總共只有33萬平方公里。
也因這些例子讓人質疑暖化論者別有用心,暖化說被當成碳交易的宣傳工具,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大陸等質疑碳交易與公布減碳時程的機制,為國際限制開發中國家發展的工具。
舉例而言,《侏羅紀公園》、《奈米獵殺》的暢銷作家麥克.克萊頓撰寫的小說《恐懼之邦》。克萊頓藉由小說中的人物,質疑全球暖化是「政客–媒體–極端環保團體」聯手營造出來的假象。英國第四頻道曾播出全球暖化可能是騙局的節目,藉由訪談大量專家學者,提出各種反人造全球暖化理論的說法。
而部分中國學者也認為,先進國家此舉背後恐有極大的陰謀,由於中國的崛起逐漸成為先進國家的威脅,節能減碳的作為將減緩中國成長的速度,這對於國家總體經濟及社會發展都不好。因此有人建議,對於節能減碳不用太積極作為,待已開發國家執行減碳有成時,中國對暖化的不作為將使其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後贏家。
有趣的事,也有一些環北極國家的學者認為,暖化對這些國家未來的發展是有利的。因為暖化造成北極海融冰,這個現象有助於打通西北航道,歐美至亞洲的航運路線至少可減少九千公里,亦能加速極區的能原及資源開發速度,若能把握這一良機,北極圈國家將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經濟強權。
究竟真相為何?目前論辯仍持續中,筆者也沒答案。不過我們每天的確面對很多來源不同,研究方法不同,立場及角度不同的資訊,尤其有些是別有用心擷取部分資訊以扭曲真相,如何判別,除了透過科學方法及證據的研析外,瞭解立場,辨別角度也是重要的思考方向。
總結而言,我們一般人都不是專家,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受到這些政經及大自然環境的影響,而且需要投入相當的資源去因應。如何在這些不同的論點中做出最好的判斷,而且能從避險及預防角度,思考另一種方向的可能,也是企業進行長期組織策略規劃時不可不注意的觀點。
(作者現任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顧問兼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