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懂得用火,人類至今可能還是茹毛飲血、長夜暗暗;如果沒有發明電燈,人類在夜間就不有會穩定、安全與明亮的光源。但是如今的照明燈具越用越多且越開越亮,不僅夜間要大放光明,白天室內也都需要開燈補強,相對地也造成能源物資的大量消耗,因此人們必須要尋求其它更節能與更環保的新光源,否則人類的前途只會更黯淡無光。LED正是世紀的新光源,除了用在顯示器或指示燈外,也作為LCD螢幕的背光源,現在更朝向室內室外的一般照明發展。

LED將會陸續取代人們的室內室外的照明光源。(Source: Luna Sumner)
LED將會陸續取代人們的室內室外的照明光源。(Source: Luna Sumner)

目前世界許多國家都訂出照明LED的使用策略,具體地規定公共照明設備須優先替換為節能環保的LED燈,甚至強制業者在一定期限內停止白熾燈泡的生產,希望順利地推廣LED成為室內照明的主要光源。例如2007年美國白宮前的國家耶誕樹燈飾就首次換上了LED燈,強烈暗示照明燈具世代交替的時刻已經到來了;在台灣,經濟部則已編列預算要全面換裝LED的路燈與交通號誌燈,更喊出了LED照明的新兆元產業計畫。

因此,現在是如何投入照明LED產業?如何分工定位?與如何強化技術應用的問題。《零組件雜誌》本期封面故事探討照明LED,希望有助於業者了解相關的趨勢與技術應用外,也特別剖析台灣LED照明產業結構與發展前景。許多市場分析專家都認為,2008年就是照明LED躍進成長的關鍵年,所以大部分有意投入的業者都已到位,但是建議業者還是得拉長戰線、擴大格局,特別是對技術掌握在外國大廠的台灣廠商而言,合縱連橫的靈活應用仍是最必要下的功夫。

LED照明是一種跨領域整合的科技,除了電子業熟悉的半導體LED製造、驅動IC設計外,每個階段還要有光學設計的知識與能力(LED磊晶階段、燈泡封製階段與燈具設計階段),另外還得懂得造型、散熱等機械問題,所以業者還有很多整合發揮的空間。雖然照明市場對傳統電子業而言現在是一個機會,但是畢竟還是會有隔行如如隔山的風險存在,因此跨業結盟來成立新公司發展,或是只提供所需要的零組件,可能還是最穩當的辦法。

其實,每一個領域都有自己的一片天,有黃昏悲觀思維的人,才會產生所謂的夕陽工業,傳統白熾燈泡或燈具的製造業者,轉一個念頭就可以找到新出路,甚至識時務的成為LED照明新達人。而電子業雖然越界搶佔了照明市場,如果不懂得轉換觀念來謙虛學習,即使是明日之星也會搞得灰頭土臉呢。總而言之「有時天光,有時月暝。」每個人或業者只要能夠「做自己」,總會找到發光發熱的地方,就好像天空中無數個一閃一閃亮晶晶的星星一樣,各有各的功能與定位。

今年的春節假期已過了,而春天起動的雷鳴還沒有到來,這正是業者調整心情,展開新一波努力的時候,在此借用清朝譚嗣同(或者一說為陶澍)的一副對聯來互相勉勵:「除夕月無光,點一盞燈,替乾坤增色;新春雷未動,擊三通鼓,代天地揚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