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鉴往知来 洞察不同应用领域的DRAM架构(下)
 

【作者: imec】2020年08月13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13279】

作为常见的电脑主记忆体,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RAM)现已发展出多元的标准,本文上篇已回顾了各种DRAM的特色,下篇则将进一步探讨3D结构发展下的DRAM类型,并分享爱美科的DRAM发展途径。


动态随机存取记忆体(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的类型多元,包含本文上篇所提到的常规DDR、LPDDR、GDDR等,然而上述DRAM发展之时并没有3D革命。


藉由3D技术—我们这里指的是运用矽穿孔(through-silicon-vias;TSVs),也就是晶片内部的垂直内连导线,这些导线能透过晶片之间的微凸块(microbump)互连。运用多条尺寸极小的垂直内连导线,两个相互堆叠的晶片就可能可以进行资料传输,这使得全新的晶片设计和架构成为可能。
...
...

另一名雇主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ごとに 30 日間 0/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VIP会员 无限制 25/ごとに 30 日間 付费下载

相关文章
一粒沙,一个充满希??的世界
半镶嵌金属化:後段制程的转折点?
进入High-NA EUV微影时代
跨过半导体极限高墙 奈米片推动摩尔定律发展
2024年:见真章的一年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RISC-V能否在AI时代突围? 看开源硬体如何重塑晶片竞局
» Wi-Fi 6物联网设备市场潜力强劲 加速产业数位转型
» 工研院「2025 VLSI TSA国际研讨会」登场 聚焦高效能运算、矽光子、量子计算
» 智慧应用引领辅具创新设计新趋势
» 调查:全球货运码头数位化准备不足 AI与自动化导入仍面临挑战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4R1IW09ASTACUK5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