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動機與目的
教室照明系統應以人為中心設計,同時考量視覺效應、生理效應及心理效應,如圖1所示,教室照明品質優劣將影響視覺舒適度、心理情緒、生理狀態、專注力及學習績效等。因此,中華民國國家標準CNS12112與國際ANSI於IESNARP-3-00 Lighting for Educational Facilities分別針對教室照明之照度、均勻度與眩光品質提出建議與規範。
然而,根據教育部於民國101年所發行學校照明節能改善參考手冊與本研究於台灣教室場域光品質實境調查顯示,在視覺方面,校園教室照明通常因為刺眼之眩光、閃爍的光線、照度不足、藍害及日光與人工光並存等因素,造成視力衰退或損害,以及近視急速上升等視覺上的問題。在生理方面,人類在白天與夜間所需的照明條件不同,白天需要讓人警醒的照明條件,夜間則需要讓人放鬆的照明條件。因此,教室照明環境應搭配生理時鐘調控不同生理刺激的人工光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