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當PC和筆記型電腦產業正面臨著5%~4%的利潤保衛戰時,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卻能獨領風騷,以20%~30%以上的毛利,驚艷四方。
在技術層面上,它們同樣都是屬於系統整合與大規模量產的模式,但是,因為智慧型手機是新市場,只要有新題材,不管是技術的突破或市場規模的擴大,都能立即增加它的成長力道。
目前,國內許多PC和PDA業者也想要跨足這個領域,尤其是微軟正以它的Windows Mobile作業系統來號召這些業者加入它的陣營。不過,受到過去WinCE在PDA、WebPad、PocketPC的授權、升級之經驗或「教訓」,以及市場佔有率之考量,大多數業者並不會再像以往一樣,把「雞蛋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他們傾向於選擇Linux當作智慧型手機的作業平台,例如:目前有些業者就與晶片商合作選用eCos,來共同開發智慧型手機所需的軟韌體。選擇性增加和多樣化,正是嵌入式系統產品不同於PC、筆記型電腦之處。
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作業系統目前是被Symbian、Windows、Linux、PalmSource(Palm OS)瓜分。但PalmSource已宣稱他們將改用Linux。由於世界第一品牌----Nokia手機----是使用Symbian,所以,至今仍讓Symbian保有30%~40%的市佔率。但是,Symbian和Windows都是屬於封閉性的作業系統,如果跟隨Symbian或Windows,業者最後將很難找到他們自己的價值。所以,這就造成Linux如此受歡迎的原因;而另一個原因是Linux太容易獲得了,而且價格很便宜。不過,若使用Linux也是有許多風險,例如:新型硬體的驅動程式可能付之闕如、原始程式碼所遺留的錯誤、功能不齊全、缺乏完備的技術資料等。
過去,由於智慧型手機的硬體標準不存在、Nokia的獨大、電信業者在行銷通路上所扮演的角色等因素,使許多國外PC大廠不管冒然投入這個產業,例如:Dell遲遲不願投入。但是現在,硬體標準已經制定了----例如:微軟的MS標準;Intel和Symbian的3G標準----這就吸引了台灣、韓國業者的投入。現在可以預期的是,當這些業者加入之後,將會促使智慧型手機的設計與製造成本大幅降低,進而吸引更多的業者投入。
過去,知名的智慧型手機所使用的硬體平台或晶片幾乎都是國外大廠自行設計的,而且很多是不公開對外銷售的,是他們專屬的技術。例如:Nokia、Ericsson、Motorola、TI、Panasonic、Siemens等。由於智慧型手機的硬體結合了射頻、基頻、CPU、DSP、MCU、LCD、CMOS感應器等數位與類比的技術,所以很複雜,不是一般的晶片設計公司能夠獨自完成的。不過,最近由於智慧型手機的超高利潤實在太迷人了,誘使國外的二線晶片設計公司或新創的晶片設計公司紛紛加入競爭。他們希望能結合亞洲硬體業者的量產能力,來拉抬他們的產品市佔率。於是,適用於智慧型手機的SoC晶片或硬體平台應運而生,而且如雨後春筍般,愈來愈多。甚至有針對特定應用的ASSP上市。所以,智慧型手機即將揮別獨占的局面,正式進入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