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攜式消費性電子產品多功能匯流持續擴張,整合娛樂與無線網路等功能已成為重要趨勢。例如手機早期僅有撥打電話功能,如今已漸漸發展為同時具備MP3、數位相機、Game等附加功能;此外也漸漸擴充了Bluetooth、Wi-Fi、GPS及Digital TV等無線通訊功能,使手機從通訊聯絡產品,擴大應用為隨身多功及多媒體娛樂消費性電子產品。
綜觀整體多媒體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發展趨勢,隨著無線通訊技術興起、產品與服務內容朝向IP化後,數位匯流趨勢將激勵多元應用服務興起,並帶動產品設計趨向「輕、薄、短、小」及多功能整合。無線整合型模組Module IC的設計正符合這樣的市場需求,不只能為終端手持式系統廠商縮短開發時程、提供客制化解決方案,更可大大地節省電路板空間,對空間錙銖必較的終端手持式系統廠商們,提供更好的設計方案。一般而言,使用Module IC後的空間利用率,將可提升20%~40%。
《圖一 可攜式產品與無線整合型模組Module IC的應用關係》
|
無線整合型模組Module IC產品規劃
無線整合型模組Module IC的開發初期,首重市場調查的深度。尋求市場所需的產品功能,需仰賴產品經理與業務開發人員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定義產品走向。主要晶片的選擇往往決定了設計複雜度以及開發時間,選擇最有競爭力的晶片才更能縮短Module IC的開發時程。晶片選定之後,接續工作將是定義規格、介面,尺寸大小、工作電壓、腳位等。
當研發人員在設計電路前,電路系統功能圖(如圖二所示)非常重要。功能圖規劃了無線模組晶片走線,並且可以讓設計者清楚地知道每個重要零件之間的相關性。一個詳細的功能圖不僅可以節省電路設計者電路拉線的時間,並且能夠根據功能圖判斷設計是否符合邏輯。有經驗的無線Module IC廠商,會根據產品經理所提出的功能需求去決定無線Module IC的設計方向,以及內含的關鍵零組件。展開功能圖,經過多方確認之後,才開始執行電路圖的繪製。
《圖二 Bluetooth+802.11b/g整合型無線Module IC功能圖》
|
Module IC基板選擇
無線整合型晶片模組Module IC的基板(substrate)基本選擇可以BT Substrate與LTCC Substrate兩大種類為主。兩者各有優勢,選擇LTCC可以做出更小的無線型晶片模組,因為LTCC可以把電感與濾波器整合在基板裡面,而BT Substrate則無法做到這點。不過,當濾波器或者是高頻電感整合在基板裡時,如果面臨了射頻效能不好的問題,將會花費許多時間執行基板微調,微調不易,要做調整等於重新製作電路基板。而採用BT Substrate雖然體積較大,但是依然可以針對電容電感,直接替換零件,相較重新製作電路基板,這能省時許多。另外,製作週期與成本也是BT Substrate的主要優勢。
《表一 BT substrate與 LTCC Substrate的比較表》
|
Module IC研發和量產能量
研發Module IC與一般的無線網路卡迥異,硬體研發人員必須具備晶片設計的經驗,因為Module IC與晶片之間在設計上有許多類似之處。如何在小空間設計射頻電路的走線,配合熱流模擬分析跟電性分析,都將有助於縮短開發Module IC時程。針對OS與平台而言,Module IC的OS與平台應用端非常多元,需仰賴軟體研發人員有效率的系統整合與軟體開發,讓Module IC在不同的平台下與作業系統下都能夠有效地執行工作。
《圖三 開發無線整合型模組 Module IC所需具備能力示意圖》
|
Module IC在完成研發階段後,將進入複雜的量產流程,因為Module IC的尺寸小於100mm²,所以Module IC在上件時工廠必須具備相當完善的經驗,方能解決從樣品到量產之間的許多困難與挑戰。接著,完整的可靠度(Reliability)實驗是Module IC最大的考驗。製造商的工廠必須有能力分析異常的Module IC,提供給研發人員參考,共同尋找解決方案。
Module IC 量產自動化測試
有別為一般無線網路卡,Module IC的量產測試需要更快速、可靠、穩定的測試環境,因此模組供應商就需要為Module IC開發一套自動化測試的機制。依據IC測試為原型,結合自動測試機來進行開發,並與軟體工程師開發的Module IC測試軟體作結合,發展出一套為Module IC量身訂做的自動化測試環境。
Module IC測試自動化有許多優點。在品質管控部分,其自動化測試所有動作都是由程式來控制,可減少人員操作與誤判,確保良品出貨,不會有不良品混入。在人力精簡方面,因為整個動作皆由機台與程式控制,可減少人員置放時間,而在相同時間內,自動測試比手動測試單機增加20%測試能量,而且一台自動測試機可放入6~8 site測試站台,只需要一位作業員操作即可,可以節省約60~70%人力需求。在產品線更換時間上,因為治具與轉接板已規格化,工程師配合產線需求,可在非常短時間轉換測試線,彈性非常大簡言之,。一個好的Module IC 自動化量產測試機,將是模組廠商最大的優勢與武器。
《圖四 自動化Module IC測試機示意圖》
|
Module IC天線設計
單天線Wi-Fi整合藍牙
無線整合型模組Module IC,是每家Module IC廠商兵家必爭之地。一般而言,整合型的Module IC必須先考慮應用的頻帶,Wi-Fi+藍牙的整合型模組IC,是目前市場主流產品。Wi-Fi的操作頻帶802.11b/g為2.4GHz,如圖五所示,而藍牙也是操作在2.4GHz。用直覺的解決方法是為Wi-Fi與藍牙各使用獨立天線,如此便不會互相干擾。然而,終端系統業者冀望的是使用單根天線就可以讓Wi-Fi與藍牙共存,所以目前的市場主流,依舊是以單天線所設計的Module IC為主。
確認手機頻帶
目前市場上Module IC的應用以智慧型手機為大宗。拆解智慧型手機時,便可發現射頻大部分為多天線與多頻帶。3G手機系統中的UMTS Band1操作在頻帶2.1GHz,距離頻帶300MHz的Wi-Fi與藍牙,容易互相干擾,所以應先確認手機系統頻帶,再選擇適當的Module IC。
《圖五 2.4GHz Wi-Fi信號頻帶圖》 |
考量適當天線位置
高度整合的智慧型手機,具備有許多RF應用。它或許是一支3G UMTS手機,但是可以向下相容2G GSM/EDGE系統,手機板的左上角放了Wi-Fi+藍牙功能模組,右上角放了GPS功能模組等等,如圖六所示。在有限的區域規劃入這些模組之後,需要考慮適當的天線位置。一般而言,天線與天線的隔離度以15dBm為理想,但是手機的空間有限,若要讓每支天線隔離度皆可到達15dBm,也就是說天線與天線間必須距離10~15公分(如圖七所示),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天線的擺放也是手機系統業者的一大課題。
《圖六 可攜式產品整合功能與天線設計》 |
以3G手機為例,手機包含了傳統2G GSM/EDGE系統、以及應用Wi-Fi+藍牙的Module IC。由於2.4GHz的信號和GSM有相當距離,所以只須放置在適當遠的位置,即可避免干擾。然而2.1GHz的UMTS Band1系統則距離2.4GHz相當近,所以建議此兩天線可以擺放在相對較遠的安全距離。
《圖七 智慧型手機天線建議擺放位置示意圖》 |
無線整合型模組Module IC為目前市場主流,整合型模組Module IC可提高了電路板的使用率、協助手持式系統產品業者縮短產品開發時程,快速因應不斷開發的新應用,搶得上市先機。隨著市場不斷變化產品陸續推陳出新,Module IC製造業者與手持式系統產品業者,更將形成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
(本文作者陳聖文為AzureWave海華科技研發處副理;黃建渝、黃士逢為海華科技研發處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