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低電壓射頻接收器前端電路於CMOS製程之挑戰與實現
台大系統晶片中心專欄(19)

【作者: 謝協宏,呂良鴻】   2008年10月07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6861】

近年來,隨著互補式金氧半導體(CMOS)特徵尺寸的微小化,為維持電晶體閘極氧化層的穩定度,低電壓已成為無可避免的趨勢。如圖一所示,根據2004年半導體工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所發表的國際半導體技術路徑圖(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ITRS)可知,預計於2020年底,超低電壓0.4V將被採用[1]。然而,考慮到數位電路的漏流(leakage)及雜訊邊際(noise margin)等問題,臨界偏壓(threshold voltage)並未能跟隨莫爾定律(Moore’s law)作有效地降低,因而使電晶體的驅使電壓(overdrive voltage)隨著製程演進而逐漸下降。如此一來,電路特性將受到嚴重限制,特別是對敏感的射頻前端部份。本篇文章,將以互補式金氧半導體(CMOS)元件作出發點,說明低電壓對無線前端電路的影響;之後,將分別針對低雜訊放大器、混頻器及壓控振盪器,就傳統的低電壓架構進行回顧;同時,也將展示我們目前的研究成果。


《圖一 2004年國際半導體技術路徑圖對CMOS製程使用電壓之預測[1]》
《圖一 2004年國際半導體技術路徑圖對CMOS製程使用電壓之預測[1]》

低電壓對CMOS電晶體影響:

轉導(transconductance)及操作頻率

傳統的射頻前端電路多以GaAs或BJT技術加以實現;近年來,基於成本及整合的考量,使用CMOS製程來實現RF IC已漸趨主流。然而,CMOS本身的轉導(transcondctance)較GaAs或BJT來得低,所以設計上的挑戰相對較大,特別是當低電壓使用時。圖二所示,為金氧半元件轉導對閘極-源極電壓的模擬結果,很明顯地,當電晶體操作於弱反轉區(weak inversion region)時,轉導會迅速下降,這對於前端電路而言,是相當不利的。低電壓除了對轉導有影響外,其對操作頻率亦有限制,我們可利用圖三作進一步的說明。仔細觀察該圖可以發現,隨著閘極-源極電壓的減少,不論是截止頻率(fT)或最大振盪頻率(fmax),都會成劇烈的衰減,而fmax又與元件尺寸有密切的關聯。在低電壓的設計中,為了得到適當的轉導,往往會取較大的電晶體,如此一來,元件的最大振盪頻率(fmax)將會下降,因而使操作頻率受到嚴峻的限制。


《圖二 閘極-源極電壓對轉導的影響。》
《圖二 閘極-源極電壓對轉導的影響。》
《圖三 閘極-源極電壓對最大振盪頻率及截止頻率的影響。》
《圖三 閘極-源極電壓對最大振盪頻率及截止頻率的影響。》

線性度

線性度為RFIC重要特性之一,通常是以IIP3作為指標,根據研究指出[2],IIP3與非線性係數有如下的關係式:


《公式一》
《公式一》

其中,Z0為50,而c1及c3可利用電晶體的小信號汲極電流(id)及閘極-源極電壓(vgs)定義如下:


《公式二》
《公式二》

圖四所示,為閘極-源極電壓對非線性係數及IIP3的模擬結果,我們可以清楚的觀察到,低電壓對電晶體的線性度實有不良的影響,為了要解決此一問題,可使用順偏基極偏壓(forward-body bias)技巧,以降低元件的臨界偏壓(threshold voltage);或將電晶體偏壓於圖四(b)中IIP3的翹起點(通常稱作sweep spot),以改善線性度。相關的細節,如後所述。


《圖四 閘極-源極電壓對(a)非線性係數及(b)IIP3的模擬結果。》
《圖四 閘極-源極電壓對(a)非線性係數及(b)IIP3的模擬結果。》

雜訊

雜訊為另一項前端電路重要的特性之一,該參數亦會因電壓大小而作改變。圖五為最低雜訊(minimum noise figure)對元件閘極-源極電壓作圖結果,當操作於強反轉區時,雜訊幾乎與偏壓點成弱關係,一旦偏壓過低時,電晶體雜訊將迅速增加,此乃因除了熱雜訊(thermal noise)外,擴散電流(diffusion current)所引發的shot noise亦被引入所導致。由於低電壓對元件雜訊有很大的影響,故需慎選電晶體的偏壓點,以利前端電路的設計。


《圖五 閘極-源極電壓對金氧半元件最低雜訊的影響。》
《圖五 閘極-源極電壓對金氧半元件最低雜訊的影響。》

低電壓射頻前端電路:

一個典型的接收器前端電路架構如圖六所示[3],其主要包含了低雜訊放大器(LNA)、降頻混頻器(downconversion mixer)及本地振盪信號(LO)。其中,低雜訊放大器主要功能乃是負責將天線接收到的微弱RF信號以最低的雜訊貢獻加以放大,而降頻混頻器則是把LNA放大之RF信號,透過與本地振盪信號端的LO信號相乘,將原高頻的RF信號轉變為低頻的IF信號,以方便後級之信號處理。以下,我們將針對低雜訊放大器、混頻器及壓控振盪器,就傳統的低電壓架構進行回顧


《圖六 典型射頻接收器前端電路架構。》
《圖六 典型射頻接收器前端電路架構。》

低雜訊放大器

CMOS低雜訊放大器的設計,傳統上採用圖七的cascode電路架構[2]。接收到的RF信號,將透過共源極及共閘極放大器M1及M2加以放大;至於輸入端的匹配,則運用了L1及L2兩電感共同達成,輸出端則通常使用電感及電容進行阻抗匹配,以將信號傳至下級。由於此一架構相當穩定且容易設計,已被廣泛的使用;然而,由於該電路需堆疊電晶體,並不適合操作於低電壓下。


《圖七 傳統的低雜訊放大器。》
《圖七 傳統的低雜訊放大器。》

為了能達成低電壓的訴求,一些創新的結構已陸續被提出。圖八(a)為一個折疊堆疊式(folded cascode)低雜訊放大器 [4],由於較傳統cascode架構少了一驅使電壓(overdrive voltage),故voltage headroom相對較大。圖八(a)中,L3與寄生電容組成LC tank結構,於直流時作電流源用,而於交流時,乃於操作頻率進行共振,以將M1放大後的信號推向M2。此結構雖然具備低電壓的特性,然因使用了PMOS電晶體,增益較低,故若要採用該電路,仍須作架構上的改變。


圖八(b)是另一種改良式的低雜訊放大器架構[5],由於該電路為互補式結構,因而使所需電壓能獲得明顯地降低。不僅如此,此結構尚具備電流重用(current reuse)的功能,因此亦能節省功率消耗。雖然該電路結構具備低電壓、低功率等特色,但仍有諸多缺點。其一,由於採用互補式結構,使得M1及M2的汲極端為直流不穩定點(unstable dc point),因此需加入共模回授電路(common mode feedback),以穩定控制此點之直流電壓值;其二,由於此電路所提供之增益大,因而使得輸入阻抗受到米勒效應影響,徒增輸入阻抗匹配的困難度。


《圖八 (a)折疊堆疊式及(b)互補式低雜訊放大器》
《圖八 (a)折疊堆疊式及(b)互補式低雜訊放大器》

混頻器

CMOS混頻器的設計,傳統上採用圖九的Gilbert架構。其中,電晶體M1會把接收到的RF電壓信號轉換為電流信號,透過差動LO信號控制的M2及M3,降頻動作將會發生,並可於負載獲取IF信號。由於此一架構仍需堆疊電晶體,故並不適合低電壓的射頻電路設計。


《圖九 傳統的混頻器。》
《圖九 傳統的混頻器。》

為了能實現低電壓混頻器,一些新的電路已陸續問世。圖十(a)為一以平方律(square law)為基礎的降頻混頻器[6],透過放置RF及LO信號於元件閘極及源極端,電路的轉換增益(conversion gain)將與偏壓呈現弱關係,而僅與電晶體大小有關,故相當適合於低電壓操作。圖十(b)為另一種低電壓的混頻器結構[7],由於並未使用到堆疊結構,所以可使用較低的操作電壓;不僅如此,藉由妥善設計變壓器的圈數,轉換增益也能有不錯的表現。


《圖十 (a)平方律及(b)變壓器耦合混頻器。》
《圖十 (a)平方律及(b)變壓器耦合混頻器。》

壓控振盪器

CMOS壓控振盪器的設計,傳統上採用圖十一的電路架構。其中,電晶體M1及M2將提供負阻,以抵銷共振腔的損耗,使起振發生。除此,透過可變電容C1的使用,振盪頻率可隨控制電壓的改變而進行移動。當該結構採用低電壓時,由於元件轉導受到限制,可能會有負阻不足的問題發生,嚴重的話將導致共振腔無法起振。不僅如此,可調範圍、輸出振幅及相位雜訊等也會因電壓的下降,遭受到不良的影響。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我們可使用電感來取代電流源[8](圖十二(a)),如此一來,電路所需的跨壓將會減少,故相當適用於低電壓操作。為了能於低電壓下獲取較高的輸出信號,以改善高相位雜訊問題,[9]提出一以變壓器回授為基礎的壓控振盪器(圖十二(b)),透過此正回授的使用,信號將可超越接地電壓及電源電壓,如此,輸出振幅將會放大,並可得到較佳的相位雜訊表現。


《圖十一 傳統的壓控振盪器。》
《圖十一 傳統的壓控振盪器。》
《圖十二 (a)簡化式及(b)變壓器回授LC tnak壓控振盪器。》
《圖十二 (a)簡化式及(b)變壓器回授LC tnak壓控振盪器。》

目前研究成果:

0.6V 5GHz低雜訊放大器

圖十三所示,為目前我們所研發出的0.6V 5GHz低雜訊放大器[10],該電路乃基於傳統的折疊堆疊式結構。為了能改善增益及線性度,順偏基極偏壓技巧亦被採用,該技術可用公式三解釋:


《公式三》
《公式三》
《圖十三  使用順偏基極偏壓技巧之折疊堆疊式低雜訊放大器。》
《圖十三 使用順偏基極偏壓技巧之折疊堆疊式低雜訊放大器。》

該式中,Vt為元件的臨界偏壓(threshold voltage),而Vt0則是當VSB(源極-基極電壓)=0V時的臨界偏壓,其餘則為製程參數。倘若我們讓VSB為負,則臨界偏壓將會降低,相當有利於低電壓設計。不過,為了防止過大的順偏電流,限制電阻RB1及RB2仍需加入。由於本次所提的電路採用了順偏基極偏壓技巧,使得與基極有關的寄生效應將會發生,造成增益會受到影響,故需加入電容CB1及CB2,以將基極端連接到至汲極端。關於製作出的晶片圖及電路特性,如圖十四及表一所示。


《圖十四  使用圖十三架構實現的晶片圖。》
《圖十四 使用圖十三架構實現的晶片圖。》
(表一) 圖十四晶片的電路表現。

Unit

This Work

Technology

-

0.18-μm CMOS

Frequency

GHz

5.2

Supply Voltage

V

0.6

DC Power

mW

1.08

Power Gain

dB

10.0

Noise Figure

dB

3.37

|S11|

dB

-13.4

|S22|

dB

-10.6

Pin-1dB

dBm

-18

IIP3

dBm

-8.6


0.6V 5GHz混頻器

圖十五為目前我們所研發出的0.6V 5GHz降頻混頻器[11],該電路乃採用了互補式電流重複使用架構。其中,M1為transconductance極,而M2及M3則用以作頻率轉換用。由於在低電壓下,線性度會受到限制,故M1的偏壓乃位於sweep spot點,該點偏壓將會使非線性係數c3(如公式二)接近零,因而大大的提升了IIP3的表現。除此,為了避免過多的壓降發生於電阻負載RL,電流分流法(current bleeding)於此次設計也被引入;如圖所示,透過R1的使用,流經RL的電流將會大幅度減少,如此,我們將可選擇較大的RL,以於低電壓下獲取較大的轉換增益。關於製作出的晶片圖及電路特性,如圖十六及表二所列。


《圖十五  使用互補式電流重複使用之降頻混頻器。》
《圖十五 使用互補式電流重複使用之降頻混頻器。》
《圖十六  使用圖十五架構實現的晶片圖。》
《圖十六 使用圖十五架構實現的晶片圖。》
(表二) 圖十六晶片的電路表現。

Unit

This Work

Technology

-

0.18-μm CMOS

RF/LO/IF Frequency

GHz

5.2/5.1/0.1

LO Power

dBm

-2

Supply Voltage

V

0.6

DC Power

mW

0.8

Conversion Gain

dB

3.2

Input Matching

dB

-12.0

Pin-1dB

dBm

-15.0

IIP3

dBm

-8.0

Noise Figure

dB

14.0(DSB)

Isolation
(LO-RF/LO-IF)

dB

>30


0.6/0.4V 5GHz壓控振盪器

圖十七所示,乃為目前我們所研發出的0.6V/0.4V 5GHz壓控振盪器[12],該結構乃基於傳統LC tank振盪器,為了改善低電壓下的輸出振幅問題,電容回授技巧於此次設計被採用。透過此一回授,輸出信號大小將獲得明顯的改善,同時,相位雜訊也因而降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此電路頗類似傳統的Colpitts振盪器,但由於使用了交互耦合對(cross-coupled pair),故所需的電流量會較少,因而節省了功率消耗。該電路實現的晶片圖如圖十八所示,當使用了順偏基極偏壓技巧後,操作電壓將可從0.6V下降至0.4V,相關的電路特性如表三所列。


《圖十七  使用電容回授技巧之壓控振盪器。》
《圖十七 使用電容回授技巧之壓控振盪器。》
《圖十八  使用圖十七架構實現的晶片圖。》
《圖十八 使用圖十七架構實現的晶片圖。》
(表三) 圖十八晶片的電路表現。

Unit

This Work

Technology

-

0.18-μm CMOS

Frequency

GHz

5.6

Tuning Range

%

8.1

6.4

Phase Noise@1-MHz

dBc/Hz

-118

-114

VDD

V

0.6

0.4

DC power

mW

3.0

1.1

Output Power Level

dBm

-1

-9


總結:

本篇文章,主要針對RF前端接收器中的一些重要區塊,就低電壓操作的情形下,進行討論其適用架構及各電路特性遭受的影響。大抵而言,雖然目前已有形形色色的低電壓電路架構已被提出,然都仍存在著諸多缺點,如何改善這些缺失同時符合低電壓的需求,將是未來設計的一大挑戰。作為RF IC的設計者,實有必要釐清各參數之間與電壓的關係,以做出一較佳的低電壓前端電路。


參考資料


[1]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2004). [Online]. Available: http://public.itrs.net/


[2] T. H. Lee, The design of CMOS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 Press, 1998.


[3] B. Razavi, Design of analog CMOS integrated circuits. New York: McGraw-Hill, 2001.


[4] D. Linten et al., “Low-power 5 GHz LNA and VCO in 90 nm RF CMOS,” IEEE VLSI Circuits Symposium, pp. 372-375, June 2004.


[5] T. Taris et al., “A 1-V 2GHz VLSI CMOS low noise amplifier,” IEEE 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s Symp., pp. 123-126, June 2003.


[6] T. Wakimoto et al., “Sub 1-V 5-GHz band up- and down-conversion mixer cores in 0.35-mm CMOS,” IEEE VLSI Circuits Symposium, pp. 98-99, June 2000.


[7] C. Hermann et al., “A 0.6-V 1.6-mW transformer-based 2.5-GHz down- conversion mixer with +5.4-dB gain and -2.8-dBm IIP3 in 0.13-um CMOS,” IEEE Transaction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 53, no. 2, pp. 488-495, Feb. 2005.


[8] A. Fakhr et al., “Low-voltage, low-power and low phase noise 2.4 GHz VCO for medical wireless telemetry,” Canadian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vol. 3, pp. 1321-1324, May 2004.


[9] K. Kwok et al., “Ultra-low-voltage high-performance CMOS VCOs using transformer feedback,”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40, no. 3, pp. 652-660, Mar. 2005.


[10] H.-H. Hsieh, J.-H. Wang and L.-H. Lu, “Gain-enhancement techniques for CMOS folded cascode LNAs at low-voltage oper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 56, no. 8, pp. 1807-1816, Aug. 2008.


[11] H.-H. Hsieh and L.-H. Lu, “Design of ultra-low-voltage RF frontends with complementary current-reused architecture,”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 55, no. 7, pp. 1445-1458, July 2007.


[12] H.-H. Hsieh and L.-H. Lu, “A high-performance CMOS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for ultra-low-voltage operations,” 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vol. 55, no. 3, pp. 467-473, March 2007.


相關文章
最新超導量子位元研究 成功導入CMOS製程
邏輯元件製程技術藍圖概覽(上)
晶片上拉曼光譜儀問世 開創多元的材料分析應用
Certus-NX 引領通用 FPGA 創新
確保加工精度 機器手臂預診維修的導入關鍵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9.236.21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