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各業都越來越趨向全球化的情形下,經濟社會的重組似乎不可避免了,然而許多人也擔心全球化將造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懸殊現象。特別是那些跨國企業將不再受到保護當地勞工的限制,紛紛引進低廉的勞力與相對便宜的物資,以便獲取更高的利潤,這樣一來原本待遇優渥的勞工就會被排擠,甚至因而失業,所以全世界各地都有許多反全球主義的組織與活動。近年來像是世界貿易組織(WTO)會議或八大工業國高峰會,都會受到反全球主義者的抗議,例如1999年在西雅圖舉行的WTO會議,就遭到激烈的示威抗爭,往後WTO每年會議也都會演出相同的戲碼。
然而抗議歸抗議,一般經濟學者與政策推動者都認為全球化勢在必行,他們當然都相信市場自由的機制可以帶來的利益要遠大於保護主義,自由市場本身也能夠自然調節供應與需求間的平衡。所以也就不在意全球各地引發的保護主義風潮,咸認為那是全球化必然產生的短暫陣痛現象,然而經濟學家梭羅,對資訊時代貧富差距將拉大的斷言,仍然讓人震撼不已;就連八大工業國高峰會過去也都討論到第三世界國家「數位藩籬」(Digital Separate)的問題,因為他們不走進資訊時代,不僅會更加貧窮落後,也會讓市場開放的成效不彰。也就是說,貧富差距的問題會持續存在且擴大,未來則是造成國際社會動盪不安的一顆不定時炸彈。
因此,如何解決數位藩籬,便是目前新經濟發展的重大議題,然而以工業先進國家的心態來看,多是為了保持自己優勢地位來考量,行事難免偏頗,甚至可能發展成有如十八、十九世紀帝國主義的殖民作法,也就是對外讓第三世界學習使用數位資訊,不過是為了擴大其市場,掌控全世界的手段;對內輸入低廉的物資勞力,甚至成為本國的奴隸長工,加大了國內貴族(既得利益者)與平民的落差。如此不但數位藩籬依然存在,假如造成新的社會階級制度,那將是大開自由、平等與民主的倒車,而全球化與多元化的理想,將不復存矣!只是過去是由國際強權的政府在主導,如今可能轉由跨國企業藉著全球化、數位化的趨勢來搜刮財富、建立霸權。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上,造成貧富不均與社會階級,主事者必然會自食惡果,實在是損人不利己的愚蠢作為。所幸目前的世界超強美國,他們有著優良的自由平等傳統,所以像是自由軟體基金會或開放原始碼觀念,都在美國本土發展開來,而且越來越有凌駕產權軟體,成為主流軟體的趨勢。在數位資訊時代,軟體乃至於各種型式存在的知識文件是最重要的工具,網際網路則是獲取這些軟體資料的主要管道,如果大部分軟體控制在跨國集團手中,那麼所謂數位藩籬是不可能打破的,只能像吸食毒品一樣,從1.0版、1.1版到9.0版不停地學習使用,雖然是為了求生存,但也擺脫不了被剝削控制的命運。所以,惟有讓開放原始碼成為主流,才是同時兼顧全球自由化與解除數位藩籬之道,至於很多人懷疑使用與開發開放原始碼有何賺頭?其實沒什麼好懷疑的,它只不過是讓人們回歸到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以所花的心力與勞力來得到相對的財富罷了!況且對電子業而言,我相信開放原始碼也將是嵌入SOC的重要應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