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第二代SoC與全面性創新設計
 

【作者: 歐敏銓】   2006年05月02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4395】

第二代SoC主導市場


隨著製程技術的進步以及市場對整合性、小尺寸晶片的需求浮現,系統單晶片(SoC)在數年的發展中,已站穩其晶片設計主流的地位。Gartner Dataquest副總裁兼首席分析師Bryan Lewis在會議中指出,目前SoC已進入第二代的產品架構,預計到了2010年時,第二代SoC將達300億美元的產值,而且市場會掌握在大公司的手中。



相較於有些神祕的第一代SoC來說,Bryan對第二代SoC提出的定義是:它是一種混合性的功能晶片,包括混合性的產品類型和製程技術,其電路閘數極高、具有多重處理器核心,並使用多階層的軟體架構。在這個晶片中,又分為數個次級處理系統,由不同的處理器來控制;這些次系統中甚至有自己的作業系統、韌體和API。



在這個定義下,目前市場上有三個極成功的第二代SoC範例,分別是Philips的Nexperia、TI的OMAP和Panasonic的UniPhier。它們都符合上述的特性,也就是以多重次系統整合成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並以階層式的嵌入式軟體來驅動這些次系統;它們整合了多種加值性的IP,讓設計上具有高度的可利用性,同時也能適需要為客戶進行客製化的設計。



現在最大宗的SoC應用市場,自然是非手機莫屬,但仍有不少其他的市場對SoC需求若渴,如儲存、遊戲機、顯示器、繪圖卡、汽車、PC/Notebook、寬頻遠端接取、數位音訊播放器、DVD等等,請參考(圖一)。雖然市場看起來不小,但從這三大SoC平台的發展來看,投入的資金動?達1億美元,技術上又得做到多核心、IP的可攜性和軟體的階層性等層次,可見得進入的門檻相當高,而且還需要有好的電子系統級(ESL)設計工具的輔助才行。



《圖一 SoC的潛在市場》


第二代SoC走向多核心處理器有其必要性,因為現在的應用功能愈來愈多元,多核心架構能把不同的工作分配給特定的處理器,其中可組態(configurable)處理器還能為個別工作做最佳化的加速設計;此外,透過平行處理能增加效能關鍵性(performance-critical)工作的速度,而透過時間分割(time-slicing)則能將多個低頻寬的工作合併在一個處理器上做處理;最後,引進伺服器中的不停頓(redundant)架構,則能進一步提升晶片的穩定性。



很顯然地,這是新的一波產業重組,有些業者將因此而成為市場上的贏家。Lewis指出,有五類的公司將會隨著第二代SoC的發展脫穎而出:




  • (1)具有完整解決方案的大公司,如TI、Philips、IBM等;



  • (2)處理器核心公司,如ARM、Tensilica、ARC等;



  • (3)嵌入式軟體公司,如新興公司Ignios、Polycore,和主流公司Wind River、Microsoft等;



  • (4)ESL設計工具供應商,如Math Works,也可能包括CoWare、Synopsys;



  • (5)提供與SiP相關的軟體、裸晶型式IP、封裝的公司。





除了SoC外,另一與其競爭的技術則是系統級封裝(SiP)。Bryan表示,兩者優缺點互見,SoC適合要求高效能、高整合度和生命週期長、產量高的產品,不過,它的技術難度較高,需要投入的研發時間也較長;SiP則適合重視可調整彈性、上市時間壓力大、要求混合不同的晶片技術(如記憶體、類比或數位功能)或混合製程技術(如Si、GaAs、SiGe)的產品,一般來說,SiP的成本較SoC為低,也較不會要求產量的規模,不過,在製造中仍會得克服良好裸晶(known good die;KGD)的良率問題,請參考(圖二)。



《圖二 SoC與SiP的設計考量要點》


以全面性創新突破障礙


同是談晶片的設計趨勢,IBM公司的策略聯盟副總裁兼技術長Bernard S. Meyerson不只強調「系統」,更要求「全面性的創新設計」(Holistc innovative design),認為這是當晶片微縮摩爾定律出現脫軌窘境的此時,電子產業想要繼續成長必須跨出的下一步。



Meyerson指出,微縮的法則一向是電子產業降低成本、提升效能的不二法門,不過,當尺寸小到今日的奈米階段,已出現難以承受的電路閘洩露等問題,系統又要求以更高電壓來達到更快效能,這就造成電力密度大幅的躍升。



此外,在微小化的情況下,由於原子的大小不變,製程中只要出現了一個原子的缺陷,就可以造成比平均值大上十至一百倍的本地電流洩露,而這種非分析性行為(non-statistical behavior)現在已是高階設計的普遍性問題了。除非開發者具有電路模擬的最佳技術及工具,否則將難以針對此類電路進行有效率的產品設計。



Meyerson說:「過去,Bipolar曾是主要的製程技術,不過,當其耗電議題發展到了極限時,在90年代初期轉向了CMOS製程。現在同樣的狀況又發生在CMOS身上,不過業界還沒有立即可行的替代方案。」



在此情況下,要讓這個產業繼續以快速的腳步成長,就得尋求其他的途徑。Meyerson認為,目前業界在晶片設計的重點上,出現了很大的轉折,在2003年以前,製程的微縮法則是提升效能、降低成本的主要驅動力;最大的限制是晶片的效能,因此業者以處理器效能的提升為競爭重點;在這個階段,晶片的行為是可分析的。



到了2005年時,晶片設計的重點開始轉移。微縮性仍是降低成本的關鍵,不過,要提升效能就得靠創新的技術;設計上的最大限制由效能轉為耗電,因此更著重於待機電力的管理;在此階段,晶片中有許多行為已變成不易分析了。



就設計的層次上,又可以分為系統級(System level)、晶片級(chip level)和處理器。今日在系統級的設計上,除了考量既有的應用軟體、韌體及作業系統外,也得考慮hypervisor和叢集管理;晶片級則需考慮多核心、嵌入式記憶體、加速器、電力/可調性hook、互連性、交換網路等等,如(圖三)所示。




《圖三 從微縮驅動轉向整合驅動的設計趨勢》



以IBM的Power處理器為例做說明,指出今日的Power 5已具備以下功能:




  • ●微分割(micro-partitioning);



  • ●虛擬儲存、虛擬乙太網路;



  • ●同步多工緒;



  • ●動態韌體升級;



  • ●強化的延展性;



  • ●更高的傳輸效能;



  • ●強化的儲存次系統;



  • ●分散式交換器;





而下一代的Power 6不僅在效能上將可達到4~5GHz,並採用了創新的技術,如採緩衝式H時脈樹(buffered H clock tree)作法、傳送線分散(transmission line distribution)、高速資料快取,以及低功率/低延遲靜態電路等等。



Meyerson表示,摩爾定律讓產品更便宜,但要跨越障礙,只有靠創新技術才行得通。他所說的創新技術不僅是指材料、架構和製程,還包括從原子到軟體的全面性創新設計,也就是從材料、產品、電路、核心、晶片、系統架構、系統資產到系統軟體,都要同步做到最佳化才行。



在預見這種不連續性終將發生,IBM早在八年前即投入Strained Silicon的開發,從最基礎的材料特性中去掌握這項號稱下一代CMOS的技術。此外,Meyerson指出,未來在設計上的變數會不斷增加,為了降低設計上的風險,可製造性設計(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DFM)的工具也會愈來愈重要。



@大標:結語



從上述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電子產業的晶片設計又處於一個新的轉折點。過去,在晶片中加入處理器核心已是屬於極高階的系統級產品了,但到了今日,一個核心已不夠看,下一代的SoC中將會是多核心的系統,而處理架構就如同具體而微的叢集電腦一般,軟體的地位也會愈形重要。



在摩爾定律面臨失效的情況下,業者仍得戮力尋求效能與功能上的突破之道。IBM提出的是從材料、架構、晶片到製程的「全面性創新」,不過,能全盤掌握的業者畢竟有限。因此,如Meyerson所說的:「創新很花錢,不過,影響技術進展的更大因素,在於合作。」要推動今日的產品發展,除了成本,更重要的如何將有用的IP能夠整合在一起。因此需要營造全球化的技術生態系統,與各領域的專精業者共同建立一套堅實的創新網路。



相關文章
輕鬆有趣地提高安全性:SoC元件協助人們保持健康
仿真和原型難度遽增 Xilinx催生世界最大FPGA
SmartBond元件增加藍牙網狀網路支援能力
我們能否為異質整合而感謝亞里士多德?
關注次世代嵌入式記憶體技術的時候到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巴斯夫與Fraunhofer研究所共慶 合作研發半導體產業創新方案10年
» 工研院IEK眺望2025:半導體受AI終端驅動產值達6兆元
» ASM攜手清大設計半導體製程模擬實驗 亮相國科會「科普環島列車」
» SEMI提4大方針增台灣再生能源競爭力 加強半導體永續硬實力
» 國科會促產創共造算力 主權AI產業專區落地沙崙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9.26.4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