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殊应用IC)是在1980年代由美国与日本业者起始发展的IC产品;顾名思义,ASIC与其他功能规格一致、可迅速大量生产的标准型IC最大的不同,为IC内部的电路与功能是针对不同的应用所设计,因此各家业者所设计的ASIC皆拥有其独特性,除了可减低IC在短时间内被竞争对手复制的风险,也可拉长产品在市场中的生命周期。ASIC因以上的特性而成为明星IC产品,吸引许多IC设计业者与后来的设计服务业者(Design Service)投入此一市场,在1990年代发展蓬勃,创造了数百亿美元的产值。
随着IC制程走向深次微米甚至奈米等级,ASIC市场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即曾报导指出,原本应属于全客制化的ASIC,因为开发与生产的费用高于预期,受到晶片成本的限制与产品上市时程的压力影响,ASIC已逐渐被接近标准化的产品所取代(如ASSP);再加上可程式化逻辑元件(PLD)加入竞争行列,未来ASIC市场恐怕更将面临日益萎缩的危机。但尽管市场前景不被看好,包括IBM微电子、德仪等ASIC晶片大厂,仍对于ASIC的未来充满信心;IBM微电子以提供较接近标准化IC、生产成本较低的半客制化设计( Semi-custom Design)ASIC服务做为因应;德仪则认为ASIC的市场需求可在2003年有所回升,并认为该公司可提供的ASIC专业技术,对顾客来说仍是信心的保证。
由ASIC自发展至今的历程看来,可以发现不少有趣的现象;首先是在被创造之初着眼在晶片特殊性与客户不同应用需求的ASIC,却因为晶片功能与制程的复杂化使开发的困难度与成本升高,再加上产品Time-to-Market的压力,而又走向标准化的趋势;ASIC从过去完全针对客户之应用需求设计全新电路的全客制化设计(Full-Custom Design),衍生出以标准化之电路布局为晶片主要基础、减少特殊设计部分的Gate Array、Cell Library(包括Stand Cell、Cell Base Array)等半客制化设计方法,甚至目前市场也有将可程式化逻辑元件如CPLD、FPGA等也列入ASIC类别的说法,ASIC似乎演变为一个统称名词,不再拥有过去的明星产品光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