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MP3是一种音频压缩格式,源于1987年的数字音频传输(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计划中;德国研究机构Fraunhofer IIS所发明出的音频压缩算法,随后成为ISO标准(ISO11172-3),是MPEG-1 Audio Layer-3的简称。由于MP3音频压缩格式,可将一般CD音乐的讯号数据压缩10至12倍,而其播放音质仍无太大的失真,且易于在计算机上播放、复制,易于网络传输、携带,故早已盛行于校园青年或计算机玩家中。虽然,MP3早已盛行于计算机玩家族群中,但真正引起世人注目的时机,是源于Diamond公司与美国唱片业协会(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RIAA)的诉讼;当Diamond公司极力推广「Rio PMP300」产品时,引起美国唱片业者极度不安,因为MP3播放器助涨了音乐内容被盗版与非法传播的问题。随后,美国法院判定RIAA控诉失败,韩国及全球厂商更肆无忌惮地投入MP3播放器的生产,迫使RIAA转而积极主导下一代数字音乐压缩与著作权保护技术发展,企图在下一代播放器上扭转现有的颓势。
1999年六月底,随着SDMI第一版之可携式播放器规格(SDMI Portable Device Specification, Part 1, Version 1.0)公布,已有不少厂商与机构正如火如荼地从事新一代音乐压缩格式与著作权保护技术的研发,陆续将有符合网络下载音乐安全规范的产品上市;以后MP3播放器将逐渐蜕变成多种压缩格式且具著作权保护之数字音乐播放器。笔者认为MP3播放器风潮,只是推动音乐界朝向因特网发展的触媒,但还不是最终之解决方案,未来将朝向高压缩效率、多种数字音乐压缩格式、多种著作权保护技术、多样化数字音乐交易服务等方向发展,因为整体数字音乐内容的消费与服务,毕竟须植于尊重音乐著作权基础下方能竟其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