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产业要在国际间争出一片天,甚至想要在地方上求得生存的空间,都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由于大环境竞争得非常激烈,因此不论大致跨国性的企业或地区性的小小协力厂商,都必须要有全球化的视野,否则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所以,如何面对全球化几乎是大家共同的课题,但是全球化的根本是什么?特色是什么?可说是众说纷纭,不容易弄明白了。为了避免因为人云亦云而失去掌握全球化的机会,在这里特别要提出全球化的333策略,希望有助于产业界在全球化上的定位,尤其是台湾IC设计与制造所面临的专业分工与转型的全球化策略布局,更是剑在弦上的议题。
其实全球化主要就是以开放为本质,而不是以国际化或网际化为表象。因此一个小小的传统杂货店,如果秉持着开放的精神,并散发特有的人文风格,那么它就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商店了;相反地,一家规模庞大的连锁商店,如果以封闭控制为手段,并且贩卖统一的商品与价格,那么它就是一家反全球化的企业了,将来在全球化的风潮下,像这一类工业化复制概念的企业,一定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当然,如果连锁商店自我控制在一定的比率,贩卖具连锁经营价值的商品,而没有以掌握或扩充通路来做通吃全包的想法,那么还是有其专业化的经营特色,且不妨碍其全球化的开放本质。
我们举了上面的例子,就是要让大家先了解并非要与世界各地往来才叫全球化(你只要开放,自然会连接其他人,或因为再连接其他人而与世界各地接上轨),同时也要破除一般人对全球化下经济强权将「大者恒大」的迷思(只有逃避开放,不愿做自己主人的人,才会任人宰割侵犯)。这一点可以从苏联因为封闭而崩溃瓦解,但中国却因为走向开放之路而绽放一线生机来了解。因此我们可以过去二十年美国与台湾因为PC工业相互分工合作,并且互蒙其利而成为资讯大国的模式来做典范,相信同样的思考模式用来面对新的情势,或进一步推己及人,也会是无往不利的。
...
...
另一名雇主 |
限られたニュース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訪客 |
10/ごとに 30 日間 |
5//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费下载 |
VIP会员 |
无限制 |
20/ごとに 30 日間 |
付费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