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0年代噴墨印刷在商業上廣泛應用後,許多學者便持續地在這項科技(技術)上研發耕耘。噴墨印刷為一項無接觸方式,將色彩精確且有效率地噴射於列印的媒介上。進一步解釋,噴墨列印為一種增材製造(AM)的過程,常用於電子列印、直接列印、陶瓷、紡織等,甚至可運用在一些實驗性質的液體或基質上,如生物建構過程中需要的人類幹細胞列印、有機半導體、及有機發光二極體等。
|
噴墨監測分析(Dropwatching): 由DMK 33GP031 GigE黑白工業相機拍攝紀錄之噴墨時基誤差(jitter)影像。 |
西瑞士科技應用大學工程系所iPrint研究室於2015年開始提供噴墨列印技術之相關課程,為期一星期的課程中,各領域的專家們齊聚一堂研習噴墨印表機系統相關的理論及其實際應用。
在課堂中,參與人員學習到在列印過程中,決定列印品質的一個關鍵要素便是列印噴頭本身。在模擬過程中關於噴墨有幾個重要的控制因素: 墨水的速度、方向、噴墨後分散的墨水位置以及墨水量。操作人員必須即時且嚴謹地控制及調整這些因素,以達到及維持整個應用過程的準確性。
而機器視覺可於列印過程中紀錄噴墨的影像,進而幫助測量上述的控制因素,而此過程便是普遍熟知的噴墨監測分析(dropwatching)。噴墨監測分析有許多成像配置方式,各有其優點,如: 噴孔片分析(nozzle plate analysis)、多台相機之噴墨監測(multi-camera dropwatching)、重疊成像(overlaid imaging)、多光波成像(multi-wavelength dropwatching)、以及列印間隔分析(dropwatching in the printing gap)等。
在課程中,iPrint使用The Imaging Source 兆鎂新 DMK33GP031黑白工業相機。無論選擇哪種方式進行分析,對於最佳化列印品質、列印系統(噴頭)分析、品質認證、可靠性驗證以及整個列印過程監控等,噴墨監測分析都極為關鍵。
誠如iPrint在官網所表示:「噴墨列印(研究)本來就需要結合許多不同領域的知識與研究,特別是機械工程、化學,以及奈米科技。」
參與此課程皆為高級技術工程師或化學家,大部分的人在噴墨列印技術上都只有其中一部分專長,因此,這些專家們齊聚於此課程,期望藉此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以及建立出跨領域的噴墨列印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