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是德科技推出業界最精準的USB 3.1接收器測試解決方案
高效能型J-BER可實現準確的接收器特性分析

【CTIMES/SmartAuto 報導】   2014年08月04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2953】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日前宣佈推出USB 3.1接收器測試解決方案,讓半導體與電腦產業的設計和測試工程師能透過Keysight USB 3.1接收器測試儀,準確地評估並驗證ASIC和晶片組中的USB 3.1接收器埠特性。

今天,各式各樣的PC、平板電腦、手機和外接儲存裝置均配備USB插槽。為了因應使用者對於更高傳輸速率的要求,USB開發者論壇(USB Implementers Forum)於2013年發布了新的USB 3.1規格,以提供比USB 3.0大一倍以上的傳輸頻寬。第一款USB 3.1 10-Gb/s產品預計將於2014年問市。USB 3.1的最大變革是將編碼機制從8-bit/10-bit改成128-bit/132-bit,因此實際的最高資料傳輸速度從5 Gb/s提高為10 Gb/s,整整增加了一倍。

台灣是德科技總經理張志銘表示:「是德科技新推出的USB 3.1接收器測試解決方案,滿足了ASIC和晶片組設計工程師需儘快開發出下一代USB裝置的迫切需求。我們在接收器容忍度測試方面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可協助半導體和電腦產業研發團隊,快速推出更強大的下一代晶片組。」

負責設計和測試USB 3.1晶片組的研發和測試工程師正面臨著新的挑戰。執行接收器測試時,由於USB 3.1的實際資料傳輸速率快了一倍,信號完整性的邊限(margin)因而變得更小。為確保電子裝置正確無誤的運作,接收器必須能夠容忍不同的抖動組合,並需透過三分接(3-tap)解加強技術來補償通道損耗。最後,在計算誤碼數量時,分析儀必須能夠過濾掉可改變長度的128-bit/132-bit編碼跳序集。

Keysight USB 3.1 接收器測試解決方案的優點包括:

‧ J-BERT內建校驗後的抖動源和符際干擾(ISI)軌跡,可提供準確且可重複的接收器測試結果

‧ 可精準模擬前游標和後游標解加強

‧ 內建時脈回復功能,可降低設定的複雜性

‧ 可透過USB 3.1專屬的128/132位元編碼跳序集(其長度會隨碼型流而改變)的即時過濾功能來計算誤碼數量

‧ 是德科技儀器可重新配置,以便因應多Gigabit測試應用(例如PCIeR、SATA、DisplayPort 等等)的要求,進行準確的接收器特性分析,充分保障客戶的設備投資

Keysight USB 3.1接收器測試解決方案包括下列任一套應用軟體:

‧ 增強型J-BERT N4903B高效能串列12.5 Gb/s BERT,具有內建的抖動源和ISI,以及和N4916B解加強信號產生器;或是

‧ J-BERT M8020A高效能16-Gb/s BERT,具有內建的校驗後抖動源(隨機抖動、週期抖動、SSC)、8-tap解加強,以及M8048A ISI通道

關鍵字: USB3.0  是德科技 
相關產品
是德科技可攜式800GE桌上型系統 適用於AI和資料中心互連測試
是德推出PCI Express 6.0協定驗證工具 加速開發高效I/O技術
是德推出2 GHz即時頻譜分析解決方案 可監控衛星干擾情形
是德推出E7515R解決方案 支援5G RedCap及CIoT技術測試
是德224G乙太網路測試解決方案 加速實現1.6T設計和路徑搜尋
  相關新聞
» 意法半導體公布第三季財報 工業市場持續疲軟影響銷售預期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攸泰科技躍上2024 APSCC國際舞台 宣揚台灣科技競爭力
» 東芝推出高額定無電阻步進馬達驅動器TB67S559FTG
» 艾邁斯歐司朗全新UV-C LED提升UV-C消毒效率
  相關文章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韌體開發套件 : MCC Melody簡介
» 最佳化大量低複雜度PCB測試的生產效率策略
» 公共顯示技術邁向新變革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A0HP7XSSTACUKL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