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新唐車用電池監控晶片組 高精度電池參數測量加速汽車電動化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報導】   2023年09月05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9952】

日本新唐科技(NTCJ)將推出適用於車用電池控制器的第四代電池監控晶片,以高精度測量電芯的電壓和溫度以及電池組的電流。

新唐推出車用電池監控晶片組
新唐推出車用電池監控晶片組

為了推動電動車邁向碳中和化,汽車製造商通過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容量,集成度和安全性來推動電動車更長行駛里程的需求。此外,為了實現大量生產的電池回收的可持續發展社會,有必要延長電池的使用時間。為了實現電池的高容量和安全性,BMS配備了收集電池溫度、充放電電流等各種電池資訊的技術,以延長電池壽命。

NTCJ將推出第四代電池監控晶片組,其中包含了可精準測量電芯電壓和溫度的電池監控IC,全新的電池組監控IC以精確的測量電池組電流並監控內部控制,和一個通信IC,作為以上兩個IC和微控制器(MCU)的介面。

特色功能包括:

一顆 IC 可管理多達 25 個串聯電芯,簡化了通常由 100 至 200 個串聯電芯所組成的車用電池系統。NTCJ目前所開發的電池監控IC可以測量多達25個串聯電芯,與現有產品的相比增加了25%。這使得用戶可以用更少量的零件來構建更高容量及高輸出的BMS,從而有助於電池組的小型化和輕量化。

冗餘測量系統和菊花鏈通信使得開發和設計符合ISO26262 ASIL-D的BMS變得更加簡單。為了提高的安全性,NTCJ在電池及電池組監控IC加入了冗餘測量系統來測量電池參數。晶片組IC之間的菊花鏈採用雙向環通信功能,以確保在檢測到異常時繼續保持通信。與現有產品相比,雙向環通信實現了具有更高穩健性的系統,抑制了由異常而造成的通信中斷。這讓汽車製造商和電池組製造商能夠更輕鬆地開發和設計符合ISO26262 ASIL-D 的車用電池系統(BMS)。

在停車或微控制器睡眠模式時可繼續監測電池狀態,並在測到異常時啟動系統。NTCJ 的第四代晶片會在微控制器處於睡眠模式時轉變為低功耗模式,並獨立監控電池狀態。如檢測到電芯的溫度或電壓有異常情況,晶片會通過菊花鏈通信喚醒微控制器以啟動 BMS。此功能允許在車停或系統休眠的情況下繼續監控電池的異常情況,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電池系統功耗。它有助於實現更安全的電動汽車系統設計,並適應於各種場景。

同步電流和電壓的測量(小於10us),提高電芯電壓和內阻的計算精準度,並實現BMS SOC和SOH的高精準度估算。新晶片自動同步測量電芯電壓和以及電池組電流在小於10us內,讓電池內部的電壓和內阻計算更準確,使得BMS可以更精準估計電池的SOC 和 SOH。

主要應用將包括電動車(BEV),油電混合動力車(HEV),大容量儲能系統(ESS)等。

關鍵字: MCU  嵌入式系統  新唐科技 
相關產品
HOLTEK推出24V伺服器散熱風扇MCU—BD66RM2541G/FM6546G
新唐推出Arm Keil MDK Nuvoton Edition可大幅提升開發者效率
瑞薩全新RA8 MCU系列將Arm Cortex-M85處理器高效引入成本敏感應用
盛群新款內置15V Driver的BD66RM3341C/BD66FM8345C MCU
Microchip新款64位元PIC64HX微處理器支援後量子安全高效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默克完成收購Unity-SC 強化光電產品組合以滿足半導體產業需求
  相關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邊緣AI應用發展 開啟嵌入式智慧新時代
» STM32 MCU產品線再添新成員 STM32H7R/S與STM32U0各擅勝場
» STM32WBA系列推動物聯網發展 多協定無線連接成效率關鍵
» 開啟邊緣智能新時代 ST引領AI開發潮流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T31S0H6STACUKB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