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今(4/12)發表台灣第一個低耗電高效能數位訊號處理器及多媒體處理器平台(PAC DSP & Platform),以及目前全球功耗最低(<300mW)的超低功耗數位電視RF調諧器(DVB-T RF Tuner)。PAC DSP將帶領台灣搶進80億美金規模的數位訊號處理SoC晶片市場,更可帶動國內可攜式3C產品產值再提昇超過200億;DVB-T RF Tuner預計在2006~2010年間,可為IC設計廠商達55億台幣的銷售額,相關商品產值如數位電視等,更將高達數百億元。
|
/news/2006/04/12/1830413626.jpg |
用手機看電視、電影,甚至上網玩Game、視訊聊天等都已成為現在進行式,而這些消費行為背後,技術的掌握無異於取得商機的入門鑰。工研院副院長徐爵民表示為因應整合音樂、電視、無線通訊、上網等功能的多媒體科技產品趨勢,具有高速運算與同步處理的可程式化數位訊號處理器(DSP),已是不得不然之驅勢。在2005年DSP相關晶片市場高達82億美元規模,預估2010,市場銷售值更可達170億美金(資料來源:Forward Concepts)。因此,台灣如能掌握DSP技術,將解決IC產業長期以來缺乏Star IP的問題,更能協助台灣IC廠商跳脫每年支付龐大權利金給國外大廠的桎梏,為台灣邁入下世代的IC產業奠定基石。
有鑑於此,工研院自2004著手PAC(Parallel Architecture Core)計畫並於今年完成開發可自訂架構,具有低耗電、高效能的DSP核心處理器與多媒體平台。工研院晶片中心主任任建葳特別說明,因為愈來愈多手機納入PDA、MP3、數位相機、GPS導航系統、Wi-Fi、Bluetooth和更多應用產品的功能,以及攜帶式多媒體裝置(PMP)、智慧手機、電視手機及行動電視等新應用的崛起,目前的DSP市場仍由通訊和消費性產品主導,無線市場佔了整體DSP市場近四分之三,成為DSP市場的主要驅動力。因應此趨勢,PAC DSP核心處理器主要也是應用於通訊與消費性等數位多媒體產品,如智慧型手機、攜帶式媒體播放器等。
工研院PAC DSP應用平台在技術上是採用雙核心(MPU+DSP)架構,將即時與非即時軟體程式碼分開,然後分配給DSP與MPU處理,讓DSP與MPU各司其職,相較於同樣處理高速運算的另一主流ASIC,可程式化的PAC DSP兼具擴充彈性與效能,同時採用DVFS技術,功率消耗僅0.08mW/MIPS,與國外大廠DSP產品相較堪稱第一。在產品上的具體展現為消費者可同時用手機上網下載影片、聽音樂、接電話,也不會因為功率消耗太大導致當機。目前,該技術已技轉凌陽、聯詠等公司,更有多家廠商洽談中,透過技轉與合作開發,預計台灣第一個低耗電高效能數位訊號處理器到2008年將促進國內廠商投資超過新台幣10億,更可帶動國內可攜式產品產值再提昇超過200億。
工研院發表的另一項系統晶片(SoC)技術成果為目前全球功耗最低(<300mW)的DVB-T Tuner,採用歐規DVB-T數位地面廣播系統的Tuner(調諧器),是接收信號的內建接收機前端重要元件,並直接影響接收信號品質。有別於傳統Can Tuner的三大缺點:一、受限於大體積而難以應用於現今小而美的電子產品中;二、傳統式調諧器需要許多外部元件才能完成其功能,增加許多的製造成本及複雜度,因此尺寸及耗電流也難以有效改進;三、現今之產品多為BiCMOS製程的調諧器,不利於與之後的CMOS解調器(Demodulator)整合成為單一系統晶片(SoC),工研院DVB-T Tuner是採用0.18um CMOS技術,除靈敏度(sensitivity)與高效能(performance)均符合國際標準外,小於300 mW的超低功耗,更遙遙領先全球其他功耗仍约需1W的產品,使得該產品因最省電、體積最小,可望成為台灣領先國際的超級明星。
目前該技術已順利完成IC實體驗證,可廣泛應用在數位電視、數位機上盒、Notebook,各種手持式多媒體裝置如遊戲機、DVD Player及Smart Phone等,甚至是車內的接收器,可廣汎應用於具有收看電視的需求產品上,由於應用範圍甚廣,將可為國內相關產品廠商創造無限商機。
工研院在年初組織調整時,即將晶片中心定位為Focus Center,期望能集中力量,發揮綜效,研發出能帶領台灣領先國際的SoC相關技術。晶片中心任建葳主任期許,晶片中心除將繼續致力於PAC DSP的全方位解決方案(Total Solution),更將全力發展WiMAX無線寬頻技術,帶領大家輕鬆擁抱充滿驚奇的數位生活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