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K」這幾年成為台灣年輕族群的就業惡夢,在形成一片低薪風潮中,其實受害的不只這些年輕族群,由於人力成本便宜,多數企業主寧願聘僱勞工,持續傳統製程,不願進行產業升級,導入自動化架構,因此連帶影響台灣自動化產業,相關設備供應商也成為22K政策的間接受害者。
|
/news/2014/04/16/1438466520.jpg |
22K政策當年制定的主要考量,是相望透過政府補助的每人2萬2千元薪資,提高企業對第一次就業年輕族群的意願,不料後來多數企業將22K視為年輕族群的參考標準,大幅拉低原有的起薪水準,少數廠商更直接將22K當成起薪,這種作法讓台灣的人力成本瞬間降低一級,而人力成本的降低也間接影響到製造業者的動化導入意願,就有相關業者指出,過去兩年台灣的自動化產值成長不過當初預估,原因即在於此。
此一問題台灣製造業尚未解決,自動化設備業者指出,台灣的經濟主流是中小企業,此一企業類型的資源有限,講好聽一點是非常務實,往往希望投入的資源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之前人力成本較高時,導入自動化設備就可以馬上解決龐大的人力費用支出,因此多數廠商還頗有意願,但22K政策的出現,讓原本的人力成本考量瞬間消失,這些廠商原本的自動化計畫又再度停擺,繼續原來的傳統作法。
要解決這些問題,自動化廠商建議政府,可以適時給予協助,例如透過專案提供製造業的低利購置設備貸款,至於製造商部份,也需瞭解,自動化是未來趨勢,企業要有強勁的競爭力,自動化是不可避免的策略,越早布局,所佔的優勢會越多,企業的競爭力也才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