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全球面臨地緣政治、美中競爭及通膨等多重挑戰,產業亟需提升韌性以維持競爭力。工研院於10月22日至25日及10月28日至31日舉辦「眺望2025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韌性社會 x 產業趨勢」為主軸,邀集產官學研專家,共同探討科技如何強化臺灣產業韌性,打造永續發展的未來。
|
/news/2024/10/22/1928544230S.jpg |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副司長周崇斌於開幕致詞時表示,經濟部技術司長期支持產業趨勢研究,協助業者掌握商機。面對全球風險事件頻傳,工研院以「韌性社會」為主軸,探討供應鏈、基礎設施、資源能源等面向的韌性,並提出臺灣可行的作法,期盼能攜手產業打造韌性臺灣。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指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高齡少子化等議題,對全球社會經濟造成衝擊,建立「韌性社會」成為重要課題。工研院將持續研發創新技術方案,協助臺灣甚至國際社會提升應變能力,共築韌性。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發表《韌我行:科技致能 永續臺灣》專刊,深入探討供應鏈、防救災、AI資安、交通運補、能源、醫護人力等10大關鍵議題,並指出「韌性社會」是臺灣民眾對2035年生活的期待樣貌。
研討會亦邀請多位產業先進進行跨域趨勢對談,分享國際網路韌性發展、電網建設與能源韌性、科技創新與海洋韌性、疫後高齡社會醫療韌性、網路通訊與資訊安全韌性等議題,期盼集思廣益,為臺灣打造嶄新的韌性解方。
本次研討會也展示工研院在強化社會韌性方面的科研成果,例如:高酬載、長航程無人機,可應用於偏鄉物資運送和緊急救難。工研院將持續扮演產業智庫的角色,以科技能量協助臺灣迎戰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