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光華商場,四處詢問,終於在二樓的一家電腦零組件小店中,看見Buffalo所出品,1TB的USB3.0外接式硬碟,建議售價5,190元,店員開出「感情價」4,300元,不過,實際市場反應是…「還沒有賣出去過」。
USB3.0外接式硬碟雖然有著明顯的速度改善,卻到了2010年3月中依然不賣,最大的原因是主機端支援尚未普及,裝置端價格又居高不下,消費者沒有迫切的換購需求。不是Buffalo的商品定價太貴,先前,Seagate推出的外接式硬碟,也要價179.99美元,換算約5,700元台幣!於是,背負著試水塭的責任,這些率先上市的USB3.0外接硬碟,只能空擁一身功夫,落寞地待在架上無人聞問。
不過,支援USB3.0的主機板市場反應倒是稍微好些,主要多是高階使用者換新機時的採購支撐起市場,只是若要和市場主流的主機板相提並論,只能說,目前USB3.0的高速快感,只有「執著於速度與效能提升」的專業級人士用得到。裝置端想要有快速的成長,只能期待,主機端的推展能夠迅速擴展,如果大家的主機板都支援USB3.0,在購買裝置時,選擇對應產品的可能性應該會高上許多。
過去,控制端晶片的供應商僅NEC一家獨大,但睿思科技(Fresco Logic)也已經接獲訂單開始量產,過去晶片組技術實力優厚的威盛、矽統也陸續推出解決方案,首次投身USB3.0戰局的祥碩科技,更已經緊鑼密鼓朝控制端進攻,日後如果提供母公司華碩旗下低階筆電,USB3.0在主機端的普及率可能大為增加。
隨著競爭者的增加,原先相對跌價幅度較緩的USB3.0控制晶片,價格也終於擋不住客戶砍價,2009年第四季,仍有10每元的水準,目前已跌至6至8元,幾近腰斬。裝置端晶片競爭者更多,上一季已經跌到3至4美元,本季依然繼續跌,目前只剩下2美元。
整體晶片價格已經跌價至此,但仍與USB2.0低至0.3美元的價格相差甚遠。業界透露,電腦品牌廠商將全面搭載USB3.0的時間點將落在控制晶片跌至1美元之際,屆時,裝置端企求已久的大幅成長才將會來臨。不過,對於大部分在光華商場流連忘返的消費者而言,他們在乎的事情只有一件-到那時候,USB3.0裝置產品,還是這麼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