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小人稠,能源產能嚴重不足,一直以來對國外進口的依存度頗高。近年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台灣物價造成影響。為了降低對於傳統化石能源的依賴,加上受到日本福島核災影響,各界開始關心核電廠的安全,積極尋求再生能源發展可能性。為此,經濟部推動「陽光屋頂百萬、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
|
「陽光屋頂百萬、千架海陸風力機」計畫推動辦公室今舉行揭牌典禮,照片從左到右分別為能源局副局長王運銘、經濟部次長黃重球、工研院院長徐爵民、工研院綠能所所長童遷祥。 BigPic:600x400 |
再生能源技術是現在各個先進國家爭相發展的重要技術,其中太陽能及風能是最適合台灣的發電方式,經濟部今(28)日成立推動辦公室,推動台灣再生能源政策發展,目標為2030年再生能源總裝置容量能達到12502MW,比例達到16.1%,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童遷祥提到,屆時將滿足台灣八百多萬戶80%到90%的民生用電量。
在太陽能部分,經濟部計畫在各縣市推動「陽光屋頂」、「陽光社區」,希望以逐年遞增的方式,在2030年達到3100MW的總裝置容量。除了屋頂型的裝置,經濟部也打算在地面進行,在3100MW的總裝置容量中,有100MW為地面型的裝置,預計在2020年後,開放受汙染的農地設置電廠。
風力發電部分則計畫由陸域逐步延伸至離岸,希望在2030年達到4200MW的總裝置容量。在台灣,彰化以北及澎湖地區都有很好的風場,海域部分更具備豐富的風力資源,只是尚未開發。目前的規畫仍以陸域為主,預計在2030年達到1200MW的目標。
海域部分雖成長空間比陸域大,也沒有土地所有權等問題,但是童遷祥指出,離岸型的風力技術較為困難,還必須考慮環評、漁業發展、國防安全等問題,且許可證難以取得,因此目前還未有建設。不過,2015年將先完成4部的示範機組商轉,藉此帶動國內大規模開發,目標2030年在水深5至20米的離岸地區達到3000MW總裝置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