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到地球暖化的影響,導致極端氣候在各國造成重大損失。為此,2015年巴黎氣候高峰會,有188個國家與地區向聯合國遞交減排承諾書(INDC),台灣也承諾在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兩成。為了達到此目標,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陽能發點顯得更為重要。
|
/news/2016/02/18/1800454440S.jpg |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為落實2025年將台灣打造為非核家園的目標,公布發展永續能源的政策,積極發展再生能源。其中,以太陽能來說,台灣太陽能光電製造產業發展已有十餘年,在產業鏈或地理環境上都有不少的優勢。但國立東華大學能源科技中心主任黃得瑞指出,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態度並不積極。台灣目前並未充分利用太陽能發電優勢,近八年所裝置的太陽光電系統約僅5億瓦(0.5 GW),且在2015年的發電量僅佔全國總電力需求的0.25%。
隨著台灣核一、二、三在未來幾年內將陸續停役,若要落實非核家園,缺電危機是首要解決的挑戰之一。不過黃得瑞指出,以台電的電力需求與備用容量率來看,無核電時的缺電危機較可能出現在夏季的用電尖峰時段,而加速太陽發電目標於2025年達200億瓦以上,可提供台灣的年發電達250億度以上,就能夠補足夏季尖峰時段電源,避免缺電危機。除此之外,透過其他綠色能源如離岸風電、地熱、氫能、海洋能等互相搭配,也可補足核電缺口。
而近五年來,透過大量裝置及生產所產生的經濟規模效益,使全球太陽能發電成本急遽下降,相較2010年,每度電之成本已減少五成。未來台灣的太陽能發電站若能集中於日照時間較長的台中以南之地區,且能以地面型取代屋頂型太陽能發電,並以30年攤提折舊計算,實際成本不僅低於火力發電成本,還能達到預設的目標。
不過,元晶太陽能科技董事長廖國榮坦言,地面型太陽能發電需仰賴各縣市政府出面整合轄區閒置土地。他解釋,政府長期承租土地並轉租民間業者,並且將休耕或廢耕農地變更為「太陽能電力專區」或「太陽能農牧混合區」,而民間開發業者的土地租金部分支付土地持有人或農民,部分回饋地方政府,農民則有固定的租金收入,且也可以在發電廠工作,如此也可增加就業人口,透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在實踐「低碳無核家園」之目標的同時,還能善用土地、照顧在地農民。除此之外,太陽能發電也能夠創造比農業更高的GDP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