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處於可預測的電力需求環境,則能源轉型或許只是電力調度和新能源電廠興建的單純問題,但隨著氣候的變遷與經濟的成長(更多先進工廠的興建),電力的需求變成一個難已評估的項目。
|
台灣政府將擴大再生能源發展,於民國114年達發電量20%。(source:energy.cyc.edu.tw) |
依據台電的預估,今年(2017)最高用電量為3630萬瓩,較2016年成長20萬瓩,然而,今年8月11日卻出現高達3641.7萬瓩(MW)的用電量,不僅創下歷史新高,更比預估值多出10萬瓩,顯見目前的用電量預測並不能作為評量電力是否充足的依據。
既然,用電需求量是個無法預測的變數,且高出的幅度可能會超出預期甚多,因此保留充足的備用電量就是維持穩定電力供應的關鍵,但這個選項卻也因核四停建後新再生能源廠仍未即時運轉,而成為空談。
根據台電的資料,台灣的備用容量率原為20%,2013年時調降為15%。但值得注意的是,自2014年起,實際的可用備用容量率就不及15%,到了2016年時,更達到了歷史的新低10.4%,證明電力吃緊的情況是個不爭的事實。
電力吃緊的問題,執政者當然是知道,也的確有所對策。在短期上,將延長低成本的火力電廠的使用期限,以弭補不足的電力;另外,也推動汽電共生發電的夏月緊急增購制度,以及其他多元需量反應措施:包括時間電價、計畫性減量及需量競價等。
而在長期方面,則期待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時抑制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至1.0%;再者,也將擴大再生能源發展,於民國114年達發電量20%。另一方面,也加速「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建置,擴大天然氣的使用,以弭補降低核電與燃煤發電的能源缺口。
但整體而言,這些短期與長期的策略目前都沒有實際的效益可供評估,尤其是抑制電力需求在目前的社會與產業環境之下,將更是難以達成,而其背後所投入的代價,如增加碳排與提高生電成本,是否會與台灣急需的經濟成長相互矛盾,恐怕也仍需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