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續流出的iPhone 5拆解分析中得知,蘋果確實在致力執行「去三星化」的策略。依科技市調機構IHS iSuppli針對iPhone 5的利潤調查,除了蘋果本身仍掌握超過一半的利潤外,原本屬於三星的面板及記憶體等關鍵零組件的訂單已大量轉移到夏普、東芝、爾必達、LG等其他日韓廠商,讓利潤結構重新分配。不過,令人心酸的是,台灣供應鏈產值雖占總成本約一成,但台廠真正可分到利潤,僅佔總利潤不到1%。
|
BigPic:553x611 |
分析iPhone 5主要成本,以顯示器及觸控、處理器、記憶體、光學元件等為最大宗。觸控螢幕成本達44美元(約新台幣1,290元),加入LTE模組後,無線模組成本增加10美元,來到34美元(約新台幣997元),處理器成本也達17.6美元(約新台幣516元)。這次台廠因蘋果引進In-cell觸控技術而大量失單,成為利潤貢獻下降的一大主因。
台廠想吃到蘋果的大單,在這一代的iPhone應該沒有什麼機會了。但在「去三星化」的最高指導原則下,台積電搶得下世代蘋果處理器的代工權,似乎是很快就看得見的一件事。據花旗銀行的分析報告指出,蘋果看中台積電的20奈米製程技術,已經在今年8月展開認證工作,希望利用此製程來生產蘋果四核心的應用處理器A7。
依花旗分析,即使新一代以20奈米製程生產的處理器在明年能順利量產,但因功耗相較於A6仍然太高,預估短期內仍不適合手機使用,而會優先用於重視功能表現的iPad、Macbook或iTV(如果真的問世)。由於在20奈米的技術上,台積電仍先三星不少,花旗認為台積電在一、兩年內會獨家供應蘋果A7。
若依台積電目前規劃,南科的Fab 14將成為20奈米製程的主要生產基地,目前規劃用於20奈米的每月產能為5萬片晶圓。而花旗粗估,台積電的Fab 14明年將會先為20奈米製程擴出每月3萬片晶圓的產能,外加每月4萬片晶圓的28奈米產能。大和證券則預期,台積電28奈米產能到明年底將佔全球晶圓代工所有28奈米市佔率逾65%,20奈米製程到明年第4季佔營收比約達2%,2014年持續可增加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