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Digitimes報導,由於台灣類比IC設計人力資源不足,造成國內類比IC自製率始終無法顯著提升,不少台灣類比IC設計在此一情況之下,已不再苦等國內類比IC設計人才數量成長,而紛紛向外尋求「傭兵」支援。
由於類比IC設計工程師的塑造教育較長,因而一直以來,台灣IC設計工程師傾向避開類比IC領域,以求能早日獨當一面並讓所屬公司肯定其成果。設計業者坦言,在台灣IC設計人力市場如此的「速食」文化之下,造成目前台灣一線設計業者的內部類比IC設計工程師比率多未達5%。
近來台灣類比IC設計業者已不再苦等國內類比IC設計人力市場成長,而開始向外尋求「傭兵」的支援。其中包括東歐地區的軍火工業人才、美國當地的SOHO族,以及日本IDM大廠退役人員,都已看到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挖角的蹤跡。
儘管目前台灣類比IC設計人才資源仍嚴重不足,但貼近客戶與垂直分工的優勢卻沒有改變,只要打通IC設計這個關節,台灣類比IC公司仍能有亮眼表現。因此,若能在下游客戶群中找尋合適的產品定位,配合自身拿手的技術支援能力,只要「傭兵」能適時開出晶片,則公司自身的競爭力仍可有效維持,並能在市場不斷開疆拓土。
此外,「傭兵」的設計經驗與能力,也可成為公司內部正積極培養的工程師可遇而不可求的活教材,一舉數得的佈局策略,已讓台灣類比IC設計業者找到一種新的營運模式,並蓄勢待發將進而提升台灣類比IC市場的自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