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u-blox車用4G LTE模組現已通過北美主要網路認證
 

【CTIMES/SmartAuto 編輯部 報導】   2014年12月01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7392】

u-blox的TOBY-L200 4G LTE語音/資料數據機以小封裝尺寸

/news/2014/12/01/1342031340S.jpg

實現150 Mbps傳輸速率

u blox的Cat.4 TOBY-L2004G LTE模組已取得北美最大規模LTE網路的「網路相容性」認證。以u-blox一貫的微型化與可靠性設計為基礎,TOBY-L200是精巧的Category 4 LTE模組,並能在汽車溫度(攝氏-40度到+85度)的範圍內操作。

此認證能讓客戶將精巧的TOBY-L200帶到汽車、工業和消費裝置中,以支援北美密集佈署的4G LTE網路。此外,TOBY-L200可與HSPA+、HSPA以及GSM向下相容,讓客戶裝置能在全球、或是沒有LTE覆蓋的區域內順暢地運作與漫遊。它的數據與語音功能適合於車用資訊娛樂和導航系統、平板電腦與筆記型電腦、機上盒和強固型手持裝置等應用。TOBY-L200的多功能性也能適用於高速M2M應用,像是數位看板、運輸系統、行動醫療裝置、以及遠端監控和視訊系統等。

u-blox美國區總經理Nikolaos Papadopoulos表示:「u-blox的TOBY-L200模組已通過北美所有主要4G LTE網路的認證。這款堅固的語音與資料數據機能以最小的封裝尺寸提供強大的4G LTE效能,並與3G和2G向下相容。具備150Mbps 傳輸速率的Cat. 4效能,它也是市場上速度最快的LTE數據機。」

TOBY-L200是完備的4G/3G/2G語音/資料模組,適用於需要能在北美4G LTE網路以外地區支援漫遊功能的應用。它可提供完整的電路切換語音和資料功能,並具備完整的IP協定堆疊組合,包括支援物聯網(IoT)安全性的IPv4/IPv6雙堆疊。

TOBY-L200能以精巧的24.8 x 35.6 mm LGA外型尺寸提供高效能、具成本效益的行動連接性。此模組能與u-blox的GSM/GPRS and HSPA/HSPA+模組佈局相容,包括SARA-G3、SARA-U2、以及LISA-U2,以支援向下相容設計與單SKU(single-SKU)產品。

以u-blox的套疊式設計(Nested Design)概念為基礎,所有的TOBY模組都擁有相同的外型尺寸與佔位面積。因此,工程師僅需開發單一硬體/軟體平台,就能依照終端客戶的需求支援GSM/GPRS、HSPA、LTE,以及多模方式運作。

TOBY-L200內建多種嵌入式IP協定,包括TCP/IP、UDP/IP、HTTP、FTP 和 SSL。TOBY-L210則是適用於歐洲、中東、非洲(EMEA) 及泛太平洋亞洲(APAC)地區的接腳和軟體相容版本,內含支援eCall和ERA/GLONASS等汽車緊急呼叫服務所需的同步(in-band)數據機功能。

透過可加快定位速度的直接A-GPS支援功能,以及u-blox獨特的CellLocate混合定位技術,TOBY-L200可與支援室內定位的u-blox先進GNSS定位功能完美搭配。

Linux作業系統可提供對TOBY-L200驅動程式的原生支援;u-blox可免費提供適用於Android和Embedded Windows的RIL軟體。(編輯部陳復霞整理)

關鍵字: 4G  LTE模組  網路認證  u-blox  系統單晶片 
相關新聞
u-blox執行長:深耕定位與連接技術 引領物聯網未來
u-blox全新X20全頻高精準度GNSS平台 擴展全球的地理覆蓋範圍
R&S與cetecom advanced合作開發下一代eCall緊急呼叫系統
u-blox首款內建GNSS的衛星IoT-NTN蜂巢式模組克服遠端連網挑戰
u-blox加入NVIDIA Jetson夥伴生態系統 推動高精準度定位應用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 IEK CQM估製造業2025年成長6.48%
»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 實現AIoT生態系轉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6.96.23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