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州能源委員會(CEC)在2004年實施首個強制性標準以來,過去10年內全球對外部電源供應器效率和空載功耗的監控標準一直持續更新。這些強制性標準提高了外部電源供應器的效率,並對全球能耗帶來了實際上的影響。然而,對電子產業來說,要跟上種類繁多且隨時變化的許多標準,卻是全新的挑戰。OEM廠商們在將外部電源供應器設計到他們的產品中時,必須不斷檢視最新的法規,以確保他們的產品能在所有地區銷售。本文將檢視目前全球主要的現行法規概要供廠商參考。
|
外部電源供應器效率標準發展年表 BigPic:949x456 |
在1990年代初期,當時估計僅在美國便有超過10億個外部電源。這些電源供應器主要使用線性技術,效率相當低下,約僅有50%,且當應用關閉或甚至沒有連接到電源(即空載狀態)時也同樣消耗功率。據專家計算,若人們沒有努力提升電源供應器效率和減少空載功耗,在不到20年內外部電源將占總能源消耗量的30%。早在1992年,美國環境保護署便啟動了一項方案,希望促進能源效率的提升和減少污染,該方案最終成為能源之星計劃。
不過,過去幾年來全球各地對外部電源的效率要求法規仍不斷進化。如美國能源部業已發佈針對電池充電器和外部電源供應器的節能標準立法擬議通知(NOPR),進一步強化了外部電源供應器的法規條例,例如將1W~49W的外部電源供應器空載效率須低於0.1W,以及平均效率強制提高1%,並首次為250W以上的應用訂立標準。
白皮書下載:Efficiency Standards for External Power Suppl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