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三五好友閒聊,不提到iPad好像就不懂得流行,從各界的批評中,可以看出,iPad之所以引人議論,正因其難以定位的「四不像」,而這,其實也是蘋果要透過iPad告訴世人的:「別再試圖替產品定下任何定義,那些定義早就過時了!」
每個人都被既定的觀點所囿,對iPad投以不同的期待,到頭來,期待卻成為不諒解的批評與成見。從手機的觀點看,iPad為什麼不能打電話和照相?這尺寸也大得可怕,難怪會被批評為吃了類固醇的iPod。由電腦的觀點看,直式螢幕和傳統PC不同,放在桌上手感大降,更糟的是,竟然不能同步多工,要商業人士情何以堪?
不過,賈伯斯難道說過,他這次做的是電腦?或是手機?答案是-以上皆非,在他的定位,他只是打造了一個消費者需要的「行動裝置」。
在蘋果的策略中,他們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消費者想要的。消費者想聽音樂,所以蘋果做iPod;消費者想打電話,所以蘋果再推iPhone;那,消費者移動途中想看點不一樣的-比如新聞、小說、影片和遊戲,但是iPhone的螢幕尺寸不夠大,所以,iPad誕生了,就這麼簡單。
但簡單之中也蘊含了絕對的不簡單,電腦產業就是摸不清楚,為何區分了眾多產品線,制定了多種行銷手法,卻打不過蘋果一隻手指頭數得完的產品?這正是因為傳統電腦產業急於替自己定義,卻讓消費者必須在枝葉繁雜的產品線中找出「可能」適合自己的產品;求新、求快,對消費者來說,其實不如恰巧足夠的投其所好。資深蘋果迷們雖然覺得iPad驚喜度不足,但是依然固守過往的優異表現,雖然不見得立刻以購買表示支持,但熱鬧滾滾的討論風潮,就是iPad最好的行銷管道。
當然,iPad創新的定位,也可能搬石頭砸腳,需要高階功能者可能直接購買小筆電,而只要閱讀的人也可選擇低價電子書產品。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高爾文就說,iPad一定能吸引蘋果入門者,這樣反而有侵蝕本身產品市場的風險。
iPad能不能賣,交給市場決定就好,我們其實可以不要再想,iPad到底是什麼?很簡單,它就是顛覆電腦產業視角的iPad,至於名字取得好不好倒是見仁見智,如果iPad未來真的有辦法將體積縮小到與衛生棉一樣「薄透到像是會呼吸」,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