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除了具備自發光源、無須外加耗電又佔體積的背光源之外,同時具有高亮度、高對比、色彩飽和度高、畫面更新率高、無視角限制、操作溫度廣、體積輕薄又可撓曲等特性,未來也可以R2R方式生產,成本可大幅降低而普及。
光電科技工業協進會產業分析師胡仕儀指出,按照驅動方式不同而區分的主動式矩陣(AMOLED)和被動式矩陣(PM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兩者之間的差異在於是否用TFT作為驅動亮度的功能。因為AMOLED透過非晶矽(amorphous)和低溫多晶矽(LTPS)背板以TFT驅動電路,面板畫素可獨立運作,可連續發光達到高解析度和高亮度需求,而所需驅動電壓低、耗電量不高,因此元件壽命較長,除了小尺寸面板產品外,可進一步適用於大型面板產品。另一方面,PMOLED無需TFT來驅動,製程成本較為低廉,但掃描驅動方式需瞬間注入大量電流,因此畫素會產生劣化而導致畫素低落現象,因此PMOLED不易大型化、畫面精細度受限,多應用於較低解析度小尺寸面板市場。
胡仕儀表示,目前AMOLED供應量,南韓的Samsung Mobile Display和LG Display就佔近99%。台灣的友達、奇美電(併購先前的統寶光電和奇晶光電)和中國上海天馬微電子(TIANMA)都將在今年下半年陸續開出產能,可望將韓系市佔率降到80%以下。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錸德旗下的錸寶已經推出以非晶矽為背板的AMOLED顯示器產品,觸控面板大廠勝華也正積極佈局AMOLED產線。Toshiba也正推動3~4.3吋AMOLED面板量產計畫。Samsung Mobile Display則是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可支援高解析度顯示的4吋AMOLED顯示器,LG Display則是預計推出30吋AMOLED TV。
儘管前景看好,AMOLED也有挑戰尚待克服,特別是製程成本仍過高、解析度還有改善空間、在陽光下能見度不高、以及製程繁複時間過長等。AMOLED製程正是成本無法降低的關鍵,特別是AMOLED的低溫多晶矽背板,需要用到雷射退火技術製程(laser annealing)。因此標準LCD製程成本加上其他耗時且昂貴的額外製程,使得AMOLED總體成本過高,目前無法廣泛應用在大尺寸玻璃基板。
Samsung Mobile Display主導的5.5代AMOLED生產線,即將在第2季正式營運,可能有助於提高AMOLED的產能效率,特別是大規模薄膜電晶體陣列(TFT arrays)的量產能力,可有效降低OLED面板的成本。
另一項挑戰是在陽光下AMOLED可視程度會降低的問題。Samsung Mobile Display已經透過減少AMOLED貼合層之間的空隙來解決這個難題。此外用在AMOLED面板的有機材料,可能會隨著產品生命週期導致產品效能的下降。目前有機材料的生命週期已經有效提昇許多。
在AMOLED驅動IC部份,奇景光電、普誠科技、晶門科技(Solomon Systech)都正積極搶攻AMOLED驅動IC市場,晶門科技特別強調在非晶矽和LTPS驅動設計的經驗。勝華也進一步成立勝力光電,投入AMOLED驅動IC的競爭行列。除此之外,旭耀科技也正在和友達合作考量投入AMOLED驅動IC,奇美電則是自主開發AMOLED驅動IC。
PMOLED驅動IC大廠以德國Dialog Semiconductor、南韓LDT和香港晶門科技為主,錸寶也是全球第一的PMOLED面板供應大廠,華凌光電(Winstar)則是供應PMOLED模組的主要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