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兩天在台北舉辦的OLEDs Asia 2004研討會,與會者達二百餘位專家及業者代表,在一場座談會中,業界人士再次討論OLED的前景到底在那裡?有沒有發展的可行性?
英特爾(Intel)代表Chung David B指出,OLED必須找到與現有的LCD不一樣的利基點,找到LCD做不到的特性,始能贏過LCD。現在看來可撓式(flexible)面板是能打敗LCD的地方,也是他認為OLED未來最大的優勢所在。遺憾的是,現在可撓式面板還在實驗室研發階段,無法商品化,也造成OLED如此辛苦的與LCD競爭。
三星顯示器部門資深副總Chung, Ho Kyoon認為,產業界有兩大迷思,一是OLED大尺寸面板必須要與LTPS基板結合始能達成。其次是小分子的OLED不適合大尺寸面板的開發,而是要以高分子PLED來發展大面板。但他認為,這兩個迷思都不對,事實證明,TFT-LCD也可以與OLED結合發展大尺寸面板,而小分子也能做大尺寸。
Universal Display產品副總Mike Hack表示,近來在材料上的研發已有重大突破,紅光材料壽命已可達2萬2000小時,綠光材料也有明顯進步,達到2萬小時,藍光材料比較差一些,還在1萬小時以下。但以此壽命的材料來生產部份產品,以足以應付市場上的需求,如手機、MP3產品等。
錸寶總經理張毅也持相同看法,他說目前量產出貨的全球前三大OLED廠商,其出貨面板特性差不多,壽命也相仿,市場上仍看得到OLED面板上市,這就說明了不同的產品應用有不同的特性,以OLED現有的特性下,在消費性電子產品上就已足夠,手機平均壽命是一年,OLED壽命已相當符合手機的需要。他認為,現階段OLED雖無法與LCD競爭,但未來仍十分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