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的興起,連帶使得感測元件的重要性也跟著水漲船高,像是MEMS領域的三軸加速度計、陀螺儀與磁力計等,都可說是智慧型手機的標準配備。也因為如此,諸如ST(意法半導體)或是TI(德州儀器)都提出了以MCU(微控制器)來處理感測器元件所帶來的資訊,這種概念就被統稱為「Sensor Hub」。
|
/news/2013/11/04/1901510030.jpg |
這種作法其實類似於電源或是音訊處理器的獨立設計考量,讓許多不同的類比訊號先由外部的處理器先行處理,以減輕應用處理器不必要的處理負擔,除了達到有效分工之外,應用處理器本身也可以降低功耗。這種作法,過去一般是由MCU來擔當大任,但這種獨大的局面,似乎將會被某些可編程晶片業者所打破。
我們都知道,Lattice併購Silicon Blue之後,就沒有太多的公開消息,唯一可以確認的是,Lattice過去一直以來特別強調通訊、工業與國防航太應用的形象,在併購Silicon Blue後,就大幅強化了消費性電子市場的戰力,而在今年,Lattice也借重了Silicon Blue的技術實力,推出一款Sensor Hub解決方案iCE40LM,不論是在功耗或是元件體積的表現上,都相當令人驚豔。無獨有偶的是,同樣屬於可編程晶片領域的QuickLogic也在十月中旬的時間,發表ArcticLinkR 3 S1,所鎖定的應用竟然也與iCE40LM相同。
翻開FPGA產業過去的歷史,其實QuickLogic與Lattice等,都是屬於FPGA產業的主要業者,只是由於大家所擁有的技術基礎不甚相同,業者們大多也就是處在井水不犯河水的情況。而為了能讓市場定位能更加清楚,QuickLogic也有意擺脫FPGA這個沉重的包袱,往消費性電子領域邁進,所以QuickLogic開始以CSSP業者自居。但就技術本質上,仍然不脫「可編程」的概念。同樣的,Silicon Blue在還沒有被併購之前,也是聚焦在消費性電子市場。
的確,如果是在五年前甚至是十年前,在可攜式或是消費性電子領域,FPGA大多都被認定有功耗過高或設計不易的既定印象,大多OEM或是系統整合業者都會採用ASIC或是ASSP來進行系統設計,FPGA若要打進其供應鏈的確相當困難。但是從Lattice或是QuickLogic的舉動來看,其實不難看出,儘管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相當激烈,也是各大晶片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過往大部份的FPGA業者們不願進入的市場,如今也開始積極搶攻「Sensor Hub」這塊關鍵之地,這也不難想像,這些FPGA業者的確有面臨企業成長的壓力,所以憑藉自身的技術實力,大舉向既有的MCU業者們挑戰。
然而,從系統層級的角度來看,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在某種程度上會受到不少客戶的青睞,只要系統設計上出現問題,直接找單一供應商詢問即可。但是同樣的,也有部份MCU業者表示,有些部份的客戶並不願意被單一供應商制約,進而失去議價的談判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Lattice與QuickLogic當然也有機會搶進。剩下的,就是看他們如何用技術優勢來說服系統整合業者,畢竟「Sensor Hub」應用,過去一直以來都是MCU業者們的天下。所以,究竟是MCU業者能防守成功,或是可編程業者能強力突圍,接下來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