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執行長Steve Jobs台北時間4日宣佈,Google執行長Eric Schmidt因「潛在利益衝突」因素,即日起辭去蘋果董事席位。
Eric Schmidt從2006年8月起擔任蘋果董事。現在因為Google與Apple核心業務相互競爭態勢越來越激烈,加上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正在暗中調查Eric Schmidt擔任蘋果董事一席是否有壟斷市場競爭、違反1914年的Clayton反壟斷條例法案的嫌疑,因此這樁Google執行長離別Apple董事會的戲碼,格外引人矚目。
儘管外界部分人士猜測此舉是不是要藉此規避FTC對Apple和Google壟斷市場競爭的調查,不過從種種跡象可以推斷,這應該是兩個自詡為開放式軟硬體世界中的領導品牌、因為太多利益衝突糾葛、必然走向正式相互對決爭取勝負分曉的結果。Steve Jobs在聲明中並不諱言,Google代表參與越來越多Apple的核心業務,無論是從Android還是Chrome作業系統。也因此過去數月Apple董事會數度召開時,因為Google和Apple之間存有各項明顯的利益衝突,Eric Schmidt多次被要求退出離席、回避尷尬的場面。
在Eric Schmidt出任Apple董事會董事期間,Google在web應用軟體領域也大肆擴張,並成為Apple軟體和服務的直接競爭對手,更別說Google在Apple的iPhone上安裝Google Maps、Google Search和YouTube,原本情人對眼的互助合作,反讓Apple有如芒刺在背。
目前Google和Apple的的確確在以下幾個重要應用領域存在激烈的競爭態勢。首先是Google的Chrome作業系統和與Apple的Mac OS之間;再來Google主導的Android應用手機和Apple的iPhone之間;還有Google的Chrome網頁瀏覽器和Apple的Safari瀏覽器之間;以及Google的Docs和Apple的iWork之間。
更深入來分析,Google和Apple之間對於未來電腦與網路世界的架構與願景,也存在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和立場。這些看法和立場,其實已經深刻地影響並帶領著雙方,朝向「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的發展模式各自前進。
Google認為複雜的電腦運算和龐大的資料儲存空間和相關功能,可以交由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來執行,各種行動終端和電腦裝置均屬於雲端運算架構下、錯綜複雜的高速網路的連結節點,應用與服務才是新一代商業模式的核心關鍵。Google最後要的是消費者使用各種網際資源和應用軟體、「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的數據分析和資料庫。因此作業系統可以也應該在網路世界中開放給使用者、手機應用平台原始碼可以開放、軟體免費本來就應該是王道。
Apple就不一樣,Apple的品牌和標籤,就是賦予Apple所推出各類終端裝置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提升消費者忠誠和認同感的依據。任何終端裝置的外觀設計、內部軟硬體元件的搭配和整合,都是在Apple的精密計算之下,藉由品牌召喚各方零組件廠商和軟體供應商構築而成。Apple相信這些Mac、iPod、iTune、iPhone產品內外繁複的整合過程,也是藉由品牌的價值和使用者的忠誠度所凝聚的結晶。這些才是讓網際世界與人得以相互豐富連結的基礎。
於是道不同不相為謀,Google和Apple終究像是情人因相互了解而分手。只是以後雙方還是會「狹路相逢」,會不會給彼此留個漂亮的餘地、還是話不多說只有你死我活,就要看雙方心胸是否真正地開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