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Google Glass公佈API 結合開發者做大市場
 

【CTIMES/SmartAuto 何向愷 報導】   2013年03月14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6999】

Google Glass預計今年年底前就要推出市場,昨(13)日在 Google+上更釋出 Google Glass 搭配在一般眼鏡上的使用照片,顯示Google Glass不是某幾支專屬眼鏡罷了,它是可以搭配任何鏡架和鏡片使用的眼鏡智慧化功能,而這個定位無疑能讓它把市場做大。

Google已開始為開發者販售Explorer 版本眼鏡,如今有了API規範,他們可開發專屬App了。(圖/Project Glass-Google+) BigPic:665x385
Google已開始為開發者販售Explorer 版本眼鏡,如今有了API規範,他們可開發專屬App了。(圖/Project Glass-Google+) BigPic:665x385

很顯然地,Google希望複製Android在智慧手機市場的成功模式,讓Google Glass能被市場廣泛接受,而要達到此目標,擁有廣大App開發者的支持將是成功的重要關鍵。在現仍在美國德州奧斯汀市舉辦的SXSW (South by Southwest Interactive)展覽會中,Google在一場演講中公佈介紹Google Glass的應用程式介面「Google Mirror API」。由於Google已開始針對開發者販售Explorer 版本眼鏡,有了API規範,他們將可進一步去開發Google Glass的專屬App。

據日經BP報導,「Project Glass」開發大使(Developer Advocate)Timothy Jordan在演說中指出,此介面使用HTTP的REST API來進行雲端應用的溝通,數據按照「時間軸卡片(timeline card)」格式處理,以JSON格式交換。時間軸卡片中保存著文件、圖片、HTML及視訊等數據,使用API通過insert、update、delete、get等操作改寫時間軸卡片,完成應用。

未來開發者的Google Glass App可透過雲端來完成應用功能(如社群互動)或存取資料。當然,此眼鏡上已預載了一些功能,其中一項當然是Google自家的Gmail,它也可以分享圖片至Evernote 和 Skitch,並顯示用戶Path網站的更新內容,以及在朋友貼文上增加表情圖案和回應。

由於Google Glass不具備鍵盤或觸控面板,因此必須在人機介面上另尋途徑,而語音看來將是主要的操作介面。在現場的展示中,Jordan即秀了一段用口語要求Google Glass拍張照的實際操作。

Google相當重視在此眼鏡上收發信的應用功能,當此眼鏡收到新信件,使用者就可用音控啟動Gmail服務,傳送發件人的圖片和信件主旨至鏡片螢幕上,接著可以用「說」的來輸入回覆內容,再音控指示寄出。

此外,Google也找來《紐約時報》合作,共同開發了一套Google Glass專用的新聞閱讀軟體,使用者可以下達口語指示要求眼鏡顯示或閱讀包含新聞標題、撰文者、發佈時間與相關內容,甚至即時新聞內容也會配合推撥方式直接顯示。

當然,今日的語音操作仍很難讓人完全滿意,因此Google Glass還提供了其他的操作方式,例如用手指觸摸眼鏡或輕擊鏡腿部分即可返回主頁,以及通過滑動手指滾動頁面等。

關鍵字: Google Glass  Google(谷歌
相關新聞
利用AI提升工作效率 田中系統開放使用ChatGPT資料輸入
達利思與Google雲端合作 建構全新AI驅動的安全功能
Google Cloud推雲端人才搖籃計畫 三年培育1500位雲端人才
Google智慧錶來了!Pixel Watch預計今年秋季上市
Google Cloud永續調查:科技是促進永續發展的關鍵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共封裝光學(CPO)技術:數據傳輸的新紀元
» 高速數位訊號-跨域創新驅動力研討會
» 高級時尚的穿戴式設備
» 準備好迎接新興的汽車雷達衛星架構了嗎?
» STM32產品大躍進 意法半導體加速部署智慧物聯策略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8D8JPNWSTACUK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