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行動支付產業開跑 Google、Apple搶主導權
 

【CTIMES/SmartAuto 丁于珊 報導】   2014年11月09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5202】

隨著iPhone 6上市, 備受市場關注了除了手機本身之外,還有蘋果同時推出的Apple Pay,這也讓市場重新燃起對於行動支付市場的戰局。而除了蘋果陣營之外,Google的Android陣營也早有了TSM平台的解決方案,並且Google在去年12月更進一步地提出HCE解決方案,將支付產業與行動產業的合作更為簡化。

/news/2014/11/09/2307271720S.jpg

蘋果推出的Apple Pay讓行動支付近來成為市場上的熱門話題,Visa台灣分公司總監陳志指出,行動支付可分為遠端支付及近端支付兩種形式,其中遠端支付指的是可提供線上支付的電子商務、手機App模式或是電子錢包,近端支付則如Visa payWave採用NFC感應式付款的解決方案。而目前市場上的行動支付大致可分為TSM、HCE以及Apple Pay三大解決方案,陳志表示,TSM平台是台灣目前採用較多的解決方案,HCE則是Google去年底在Android Kitkat版本中推出的解決方案,而Apple Pay則採用了Visa的Token代碼服務技術,提高行動支付安全性。

比較這三大行動支付平台,其支付方式都採用NFC的感應支付,不過在TSM的解決方案中,由於安全元件內建於手機內,替代了實體卡片並在手機儲存支付卡上的重要資訊,因此支付產業與行動產業間必須有緊密的合作,除了信用卡生態體系外,還加入了TSM(Trust Service Manager)、安全元件供應商、行動網路業者以及手機供應商等新的參與者,生態體系較為複雜。

因此,為了簡化支付產業與行動業者間的合作關係,Google在Android Kitkat版本中導入HCE的解決方案,提供行動支付的另一種選擇。陳志指出,Google提出的HCE讓行動支付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其允許Android裝置上的所有的NFC應用程式可模擬晶片卡,讓使用者以智慧型手機進行感應支付,同時讓發卡機構將支付帳戶存放在安全與虛擬雲端中管理,意味著手機內不需再內建安全元件,這讓行動網路業者不需提供安全元件協定,因此不再參與付費環節,而只提供網路載具,讓支付產業與行動產業的合作更為簡化,也讓行動支付的生態體系較為單純。

而Apple Pay除了行動支付之外,還加入了Visa近日推出的代碼服務技術(Token)。陳志解釋,其工作原理是通過一串虛擬的數位帳號、或一個可以被安全儲存於行動裝置內的「代碼」來取代傳統塑膠卡片上敏感的支付帳號資訊,降低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資料被盜取的風險。

隨著市場越來越關注行動支付,陳志表示,目前亞太區以澳洲及紐西蘭的行動支付市場進展較快,日本目前則屬於剛起步階段,而台灣也屬於此。不過他也指出,NFC行動支付要在台灣成功發展,有幾個重要的關鍵因素,其一是支援NFC技術的手機在台灣要越來越普及,其二有越來越多的商家裝置Visa payWave感應式讀卡機,其三則必須建立消費者使用電子支付的習慣。為此,Visa也積極持續擴大Visa payWave感應讀卡的接受點範圍,藉此推升行動支付應用的市場滲透率。根據Visa調查,至去年12月底,全台已有超過3萬台Visa payWave讀卡機,約佔讀卡機總數的十分之一。

關鍵字: Apple Pay  HCE  行動支付  NFC  Google(谷歌Apple  陳志 
相關新聞
恩智浦獲汽車連接聯盟認證 加速數位汽車鑰匙發展
意法半導體NFC讀寫器晶片為消費和工業設備 提供嵌入式非接觸互動功能
利用AI提升工作效率 田中系統開放使用ChatGPT資料輸入
達利思與Google雲端合作 建構全新AI驅動的安全功能
ST天線配對IC搭配BLE SoC和STM32無線MCU 簡化射頻設計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共封裝光學(CPO)技術:數據傳輸的新紀元
» 高速數位訊號-跨域創新驅動力研討會
» 高級時尚的穿戴式設備
» 準備好迎接新興的汽車雷達衛星架構了嗎?
» STM32產品大躍進 意法半導體加速部署智慧物聯策略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T1BC3SUSTACUKM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