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正積極布局半導體產業,計畫在2025年底前生產「印度製造」晶片,並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開發自己的圖形處理器(GPU)。
印度資訊科技部長Ashwini Vaishnaw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印度正在興建五座晶片製造廠,預計首批「印度製造」晶片將在2025年底問世。
Vaishnaw在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WEF)上表示,政府正準備啟動「Semicon 2.0」計畫,為半導體產業提供下一階段的支援,重點將放在擴大整個生態系,包括化學品和氣體供應商,並促進印度國內的晶片設計。
Vaishnaw還透露,印度正探索開發25款本土晶片組,這些晶片組將在本地設計和製造。他還提到,政府正透過評估在印度製造14奈米晶片的意願,考慮推進到更先進的技術。
「世界正將印度視為共同創造技術、開發新應用 Destination。人們確實關注國內需求,但人們也將印度視為全球生產和全球成長的樞紐,」Vaishnaw在WEF 2025上表示。
印度高度重視半導體產業,並將其視為經濟成長的關鍵因素。它不僅能實現技術自給自足,創造大量就業機會,還能讓印度擺脫對進口的依賴,透過生產自己的晶片,成為全球重要的科技參與者。此外,印度擁有大量技術精湛的工程師,這是在半導體設計和製造方面的一大優勢。
Vaishnaw告訴CNBC,印度正與業界合作,探索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開發自己的GPU的可能性。他還提到,印度正致力於創建本土AI模型,並討論這些模型應該是通用的還是聚焦於特定領域。
該部長進一步表示,印度正準備用於訓練AI模型的數據集,並指出大量非個人數據(例如來自交通、農業和天氣)將非常適合AI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