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共和黨候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Trump)逆轉拿下總統大位,商發院商業發展與政策研究所所長黃兆仁指出,川普在選前提到的重新談判TPP政策,將衝擊台灣經濟發展,不過他也指出,台灣若能因應此波衝擊,重新調整自己的市場腳色定位,此一變革這對台灣來說並不盡然是壞事。
|
川普政府重啟TPP談判,可刺激台灣電子業順勢轉型。 |
十年前憑藉龐大內需市場與低廉人力成為「世界工廠」後,中國大陸吸引了各國大型製造業者前往設廠,川普在10月底的造勢大會中就指出,近年來美國政府無能,導致該國國內許多工作機會外流,他舉例美國最大的金屬零件與輪胎製造業者,在密州解僱了300名勞工,將職缺外移至中國大陸、南韓以及台灣,川普當時表示,他當選美國總統後,將以美國為優先,並且把工作機會留在美國國內,事實上歐巴馬政府在過去幾年已啟動製造業回流政策,包括Apple、福特汽車等大廠,都已有部分產線撤回美國,預料川普上任後,將提升此政策的速度與力道,這會對目前仍以製造業為經濟核心的台灣帶來巨大衝擊。
另一政策是重啟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蔡英文總統一直將與美國簽訂TPP,視為提振台灣經濟的重要策略,不過深具商人本色的川普在競選時即已揚言,所有的TPP協定必須重擬,對美國有利他才會接受,預計未來川普正負將會讓美國走向保護主義之路,不再如以往美國政府為將勢力觸角延伸至他國,而願意付出較多美國國內代價,2015年美國佔台灣出口比例達12%,是台灣第三大出口市場,若美國市場緊縮,
,包括台灣經濟命脈在內的電子業,將面臨嚴峻考驗。
不過黃兆仁指出,川普政府若實現其經濟保護政見,對台灣也不盡然是利空,台灣長期倚靠代工製造,近年來產官學界均積極嘗試轉型,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在10月的智慧城市論壇中也表示,台灣電子業應從供給端的代工製造,轉向以需求為核心的研發、品牌經營,黃兆仁認為,TPP的重新談判將可刺激台灣產業轉型,透過與美國產業再連結,學習美國產業的創新與新知,促進台灣產業升級,翻轉台灣低薪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