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開啟了健康、醫療及照護領域相關產業整合技術、創新產品及服務的新契機,2020年「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將於10月15~17日於台北南港展覽二館舉行,今年展覽以「防疫產業生態系」及「智慧醫療」為兩大主軸,除了原有實體展之外,另增設線上虛擬展(Medical Taiwan Virtual),集結200家廠商展示超過700件醫療產品,以3D虛擬攤位將實體展品延伸至網路世界,揭開虛實整合的後疫情時代展覽商機。
|
外貿協會今日舉辦台灣國際醫療展「智慧醫療x防疫產業」展前茶敘貴賓合影。 |
外貿協會秘書長葉明水表示,台灣國際醫療展是醫療器材及醫療服務最國際的展示平台,今年展覽一大亮點是打造全台最大的口罩供應鏈展示場,口罩國家隊的成員如中衛、華新、台灣康匠、台灣舒潔將齊聚展出,不織布公會也籌組「口罩防疫供應鏈專館」,集結包含口罩製造機台、原料到成品的展出,因此展覽中不但可以看到全台最豐富的口罩產品線展示,也將呈現完整的口罩供應鏈解決方案。
今年的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虛實整合,搭配多項線上活動協助業者接軌國際,外貿協會表示,今年展覽兼具實體與線上展示,線上虛擬展之外,並辦理「視訊採購洽談會」與「買主線上看展Buyer’s Live Tour」活動,聚焦「防疫、智慧醫療及醫材」三大主題,參展廠商可突破時間及地域限制與國際買主交流,藉由直播採訪參展廠商,使買主深入獲得產品資訊。
醫療器材屬於跨領域的技術產業,主流產品會隨著疾病出現而改變,而科技與醫療的進步,讓各國將其列為重要發展項目。台灣醫材公會理事長王?子提及本次台灣防疫表現深受國際肯定,國內需求無虞且能輸出國際,台灣醫材公會會員廠商亦捐贈相關防疫器材,共同抗疫,可見醫材是台灣最有實力的產業之一。王?子亦呼籲,醫療器材是台灣重要的戰略物資,台灣必須建構自己的防疫產業,整合產、官、學、研、醫、法、金等7大要素,協助產業開發新世代醫材,建立台灣品牌的保證。
此次醫療展當中,工業局也設立「跨域智慧防疫館」,工業局民生化工組科長林育諄提及,疫情發生後,台灣廠商快速動員,不論是研發、生產、製造皆有成果,今年專館有三大主要訴求:展現防疫科技相關應用、表彰防疫過程的醫材產品、情境式體驗後疫情時代從照護到健康因防疫科技導入生活健康管理的呈現,了解台灣業者在檢測試劑、藥品、疫苗、科技防疫及遠距醫療等完整的的防疫產業鏈。
在防疫科技中倍受矚目的除了口罩之外,還有成為智慧穿戴裝備的防護衣,聚陽實業專案總經理廖白蓉則表示,聚陽於2003年SARS期間建立抗血液病毒防護衣生產技術並申請專利,未來將打造前瞻技術研究暨智慧防護產品生產基地。目前所生產的可抗血液病毒P3等級防護衣,已通過台灣檢測,預計於11月初拿到CE認證,並於2021年取得GMP及ISO認證,行銷國際市場,並將持續創新研發,與不同機能材質整合製作更舒適輕便的高階防護衣。
長庚醫學科技營業處處長黃立長說明,長庚為台灣首家導入電動病床的醫療體系,近年積極跨入智慧醫療領域,將展出智慧搬運機器人、智慧藥櫃、遠距醫療系統、電子標籤藥車及智能居家床等5大智慧醫院解決方案。並以遠距醫療系統強化就醫可近性與及時醫療協助為例說明,基於偏鄉區域及離島的醫療資源匱乏,藉由長庚研發的U-Dr.遠距醫療系統,結合即時化影像診察,並可多點連線遠距會診、HIS醫囑與遠距會診資訊整合,可以最少經費達到最大成效,而現今採用5G技術不必先拍攝後傳輸,透過即時性傳輸如同長庚醫療團隊面對面提供診斷照護,能夠大幅提升偏鄉醫療品質。
此外,台灣默克首次參加醫療展「虛擬展」,藉由線上展示與生醫業者交流。台灣默克旗下有三大事業群,包括醫療保健、生命科學及特用材料,以科技推進人類生活為目標。台灣默克生命科學事業體純水處處長蔡國章表示,本次展出的Milli-QR實驗室超純水系統,結合智慧物聯網可進行遠端監控,並可應用於醫材清洗消毒、醫院臨床檢驗試劑,以及各式實驗醫材配置。
台灣ICT業者近年紛紛跨足醫療產業,與醫院合作,運用大數據、物聯網、AI等技術,智慧醫療4.0時代已來臨。今年展覽,除了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長庚醫院及馬偕醫院等醫療院所,更有眾多跨領域的智慧醫療及新創業者提供創新解決方案。為抓住未來醫療產業轉型趨勢,2場「智慧醫療國際趨勢論壇」邀請行政院政委唐鳳、前副總統陳建仁、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及業界人士,共同探討跨界醫療及後疫情時代的挑戰與機會。
**想知道更多相關資訊,請瀏覽貿協網址: www.medicaltaiwan.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