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上網已改變許多人的生活,而對於支撐上網的網路頻寬來說,正面臨負荷超載的重大挑戰。為了解決此一問題,許多專家對「動態頻譜共用」的無線政策寄予厚望,希望藉此提高頻譜運用的效率,將現有的資料容量擴大幾千倍。日前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對監管制度作出了幾十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改變,讓動態頻譜共用走向實現的第一步。
|
認知無線電技術為動態頻譜共用的關鍵技術 BigPic:800x669 |
據思科公司估計,到2016年,移動資料量將增至現在的18倍;貝爾實驗室則預測會增至25倍。包括Google執行主席Eric Schmidt在內的多位專家為此曾對FCC提出一份建議報告,強調頻譜共用政策的重要性,FCC主席Julius Genachowski則在去(2012)年9月承諾會開放一些可動態共用的頻譜,讓能源、醫療保健、教育和其他新興領域能實現無線應用上的創新。
FCC最新的監管規章,可說是對頻譜共用策略打下了基礎。新規定將開放現在由雷達系統使用的3.550-3.650 GHz波段上的一小部分,此一最新的可用頻譜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出租給不同的公司,而不是通過拍賣給出價最高者。
《Technology Review》報導指出,根據建議的規章,無線運營商、企業和研究人員可以在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時間保留一小段可用頻譜,這一系統由中央資料庫管理。這一方式能夠保證頻譜可以使用,而且不會在某些地區因新使用者間的頻譜衝突而發生干擾。
事實上,頻譜共用技術在一些實驗機構中已投入許多研究,而實現的關鍵技術為認知無線電(Cognitive Radio)技術,透過此技術能夠感應到可用頻率,並在不同的可用頻率間跳轉;另一個關鍵則是透過強大的中央資料庫來監管這個系統。此外,運營商是否會接受小型蜂窩波段共用的理念仍有爭議,即使接受了,如何來建構此系統,讓此服務能夠像大型基站一般可靠,也是很大的挑戰。
[延伸閱讀]
技術白皮書:感知無線電的運用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