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慕尼黑訊】由奧地利英飛凌(Infineon)所主導的 SemI40(「功率半導體與電子製造 4.0」之簡稱)研究計畫正式啟動。來自五個國家的 37 個合作夥伴將進一步發展自動化工廠,其共同目標為邁向工業 4.0 應用發展的下一階段。此研究計畫擁有6200 萬歐元的經費,是歐洲最大型工業 4.0 計畫之一。
|
由奧地利英飛凌公司所主導的 SemI40(「功率半導體與電子製造 4.0」之簡稱)研究計畫正式啟動。 |
奧地利英飛凌執行長 Sabine Herlitschka 表示:「這項歐洲研究計畫在維持和強化歐洲的生產和就業方面將有很大貢獻,同時打造更強大的商業和技術環境。透過這項跨國合作計畫,所有合作夥伴皆能受益並創造競爭優勢。」英飛凌科技身為奧地利工業 4.0 發展的先驅,將為該計畫提供大量專業知識。奧地利菲拉赫的「工業 4.0 領航室」提供在即時運作下試驗全新製程的理想環境。
聚焦兩種領域的「歐洲製造」
SemI40 將在接下來的三年中,聚焦於「智慧生產」(smart production)和「虛實整合生產系統」(cyber-physical production system),而其中數據資料的通訊安全在工廠內外皆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此計畫的目標將是開發一套能在具備不同特性 (例如: 設備年齡、作業系統、介面等) 的全球聯網系統中確保安全通訊的流程。因為能及早辨識出惡意軟體所帶來的風險,得以大幅減少對生產的可能影響。
另一個重點則放在動態模擬技術的發展,這些技術可更確實及有效的進行生產規劃,也能改善品質、產能利用率和週期時間。
生產製程中的決策往往是基於固定模式的例行決定。在未來,系統應逐漸能夠自動地,同時維持一貫品質地,自行做出這類決策。如此一來,工作人員就不需要費時執行這類例行性工作,而有更多時間去完成複雜任務。
工廠不只要隨時自我學習,也必須能夠自行調整。為了能更快速因應整個供應鏈上的變動,生產製程必須要更有彈性地進行調整,例如針對配置、物流或客戶的需求。整體而言,此舉將能節省能源,並更有效率地使用資源。
對未來工作的社會層面影響
SemI4.0 也將針對對未來工作的社會影響進行研究。長期來看,工業 4.0 將改變員工的工作內容和條件,而對於未來工作的要求,現在就須加以考量。未來的工作將涉及更多系統導向的工作、必要的訓練和資格認定辦法,以反映生產製程的變化。由於這些發展帶來的變化,將讓SemI40 在計畫成員的公司中確保超過 2 萬個工作機會。本計劃的成員在全球各地總計有約 30 萬名員工。
高層代表參加開幕活動
基於 SemI40的高重要性,奧地利英飛凌在菲拉赫所舉辦的開幕活動集結了計畫成員的高層代表,包括:歐盟委員會資訊社會暨媒體總署 (Directorate General CONNECT) 處長Willy Van Puymbroeck、ECSEL 聯合企業執行董事Bert De Colvenaer、奧地利交通創新技術部 (BMVIT) 資訊與工業技術及太空旅行處處長Michael Wiesmuller 和奧地利克恩頓州的副州長Gaby Schaunig。
公私部門攜手合作的 SemI4.0計畫將可提高歐洲電子業的全球競爭力。SemI4.0 吸引了來自產業界、國家以及 ECSEL (歐洲電子元件與系統領先計劃) 聯合企業的投資。除了來自業界的投資之外,SemI40計畫的資助者還包括奧地利 (BMVIT)、德國、法國、義大利、葡萄牙及 ECSEL 聯合企業。
英飛凌亦主導歐洲另一項研究計畫
由德國德勒斯登英飛凌公司所主導的另一項歐洲創新計劃「IoSense」(「Internet of Sensors」之縮寫) 已在 2016 年 5 月啟動。計畫重點在於物聯網的感測器和感測器系統,計畫成員則來自工業 4.0 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英飛凌以使用者導向的SemI40 計畫和供應商導向的 IoSense 計畫,針對工業 4.0 的主要面向進行研究。藉由發起這些創新計畫,英飛凌再度凸顯了其在歐洲半導體生產上的投入與領導地位。
SemI40 結合來自五國 共37 個合作夥伴之優勢
奧地利:Austr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GmbH、Austria Technologie & System-technik Aktiengesellschaft、AVL List GmbH、Fachhochschule Burgenland GmbH、Fraunhofer Austria Research GmbH、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Infineon Technologies IT-Services GmbH、KAI Kompetenzzentrum Automobil- und Industrieelektronik GmbH、Know Center、Virtual Vehicle Research Center、Forschungsgesellschaft mbH、Materials Center Leoben Forschung GmbH、Plansee SE、Vien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University of Klagenfurt;
德國:ELMOS Semiconductor AG、Mittweida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Fraunhofer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Applied Research、Infineon Technologies AG、Infineon Technologies Dresden GmbH、Institute for Auto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Mag-deburg、Metralabs GmbH Neue Technologies und Systema、PLASMETREX GmbH、Roth & Rau GmbHnologies 、Robert Bosch GmbH、Schiller Automatisierungstechnik GmbH、Semikron Elektronik GmbH &Co.KG、Systementwicklung Dipl.-Inf. Manfred Austen GmbH、Dresd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nt nt 科技大學ogy y logy ipl.-Inf. Manfred ;
法國:Ion Beam Services;
義大利:L.P.E. SPA、Politecnico di Milano、Universitandegli Studi Pavia;
葡萄牙:Critical Manufacturing SA、Instituto de Telecomunicacoes elecomunicAveiro、Nanium S.A.、Universidade de Aveiro。
圖說 (由左到右) 歐盟委員會資訊社會暨媒體總署處長Willy Van Puymbroeck / 奧地利交通創新技術部資訊與工業技術及太空旅行處處長Michael Wiesmuller / 奧地利克恩頓州的副州長Gaby Schaunig / 奧地利英飛凌公司執行長 Sabine Herlitschka / ECSEL 聯合企業執行董事Bert De Colvenaer /生產營運事業處總裁 Peter Schie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