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興起,工業4.0賦予製造業全新樣貌。過去轉型智慧製造普遍會已升級硬體設備為優先,但近年企業逐漸體認到「軟實力」或許才是驅動「智慧」的關鍵,以價值驅動的軟硬體結合應用正在工業4.0的時代中崛起。
|
台灣企業離達到工業4.0全自動化或智慧化的運作仍有一大段差距,目前則多以2.0半自動化階段居多。 |
國內最大企業管理軟體服務供應商鼎新電腦自行研發「邁向智慧製造成熟度評量」,以台灣三千多家企業為對象,並針對邁向智慧製造的現況進行調查。根據該調查報告顯示,以現階段來說,台灣企業離達到工業4.0全自動化或智慧化的運作仍有一大段差距,目前則多以2.0半自動化階段居多。
鼎新電腦副總裁潘泰龢與陳慈婷表示,邁向工業4.0是一段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可及,即便是如鴻海、英業達已及堪稱「最接近4.0」的台積電等大廠,也不敢自稱完全達到工業4.0。
轉型智慧製造因需上下游產業垂直整合而增加難度,除了技術門檻,成本、人力也是一待解決的問題。鼎新顧問專家蘇景峰因此表示,實踐智慧製造需具備兩大思維,一是從上而下,先確立未來整體戰略轉型方向,重新審視原有核心能力的現狀與未來,並重新定義核心競爭力,接著運用新技術重組企業運作流程、管理體系及生產工具。第二則是「找對穴位」,必須先找到企業現狀關鍵瓶頸,再依據資金預算決定做整廠改造或單一優化,如此才能達到具體投資效益。
蘇景峰接著表示,若企業要轉型智慧製造,最好的方式就是將瓶頸點轉化為精進管理的管理議題,再以價值交付的方式進行資訊化與自動化的深度融合,打通企業在計畫、採購、物流、製造、倉儲等各個環節的資料鏈。
而在工業4.0的時代下,產業間跨界與顛覆的情況已越來越普遍,打破資訊不對稱的數據日趨重要。企業轉型智慧製造的過程中,早已有市場聲音傳出,大數據的意義大於硬體設備,但真正為企業帶來價值的,事實上也並非數據本身,而是數據經過即時分析後形成決策,進而成為創造服務的內容和依據,數據只是產物,知識與價值才是智慧時代的關鍵與驅動力。
鼎新電腦成立逾30年,在台灣公開發行公司中,近7成為其客戶,覆蓋率極高。近年掌握工業4.0趨勢,繼2016年推出工業4.0成熟度評量後,鼎新今年更順勢發展軟硬體整合規劃服務,並於近日舉辦「邁向智能+新製造」研討會,會中除邀請專家分享智慧製造趨勢外,也展示一系列智能成果,包括VR智慧工廠體驗、行業攻略雲服務、CPS虛實整合實機展示等。